2018-09-19 10:21: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9月19日消息(记者穆亮龙 张娅 姜博西)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五大战区成立。作为第一代战区人,南部战区某部部队长廖新华,两年多来在战区主战实践中勇当先锋,带领团队攻克了一系列联合作战难关,培养了一批联合作战人才。
在南部战区某联合作战研究室里,廖新华和战友们围绕一场联合作战演习,反复推演。研究战争和武器是廖新华从小的爱好。廖新华说,小学的时候自己就开始做模型,军舰用木头做,后来又做飞机,从静态的,到能飞能遥控能动的,动静越整越大。一直攒到现在,几百个。家里小放不下,很多飞机都吊起来在天花板上。
攒下零钱订阅军事杂志,拜访名师学习军事题材绘画,琢磨经典战例胜负的原因,这些都是廖新华上中学时最痴迷的事儿。廖新华说:“比如说中途岛海战,就是想搞清楚日本人为什么在兵力优势的情况下仍然打输了。那个时候自己做一个地图,用1比2000的舰船小模型,相当于复盘,来推演。”
高中毕业后,廖新华考入空军某大学,之后先到空军基层部队服役,又到空军机关工作,眼睛始终盯着战场。2016年2月,五大战区成立。廖新华觉得,这是我军联合作战体系结构迈出的突破性、历史性一步,机会不能错过。
廖新华:“你空学一身屠龙之术,总得有一个地方去施展。按照改革以后新的指挥管理体制,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应该到主战领域实践一下。”
几个月后,廖新华从北京南下广州,到南部战区一支新组建的部队任部队长。组建第一天,廖新华就把从各军种部队抽调来的战友们集合了起来。
廖新华:“我说从今天起,你们各位身上穿的这个军装的颜色只代表你过去所曾经接受过的专业训练,我们从现在起都是战区的人,都是服务联合作战的人。不同的军种地图的投影方式都不一样,首先大家要统一认知,先融合后联合。”
廖新华所在的这支部队是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的重要支撑,在我军还是新生事物,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包括人员抽组。参谋王行军说,他就是廖新华从空军基层部队层层筛选抽调来的。
王行军:“他就比较苛刻,要从事过装备的,又要从事过训练的,反正就是各种要求。到这里我明显一个感觉就是视野比较宽了。空地打击不再是军种之内一件事了,它涉及到所有你能用得上的军兵种。前段时间我刚去陆航了解了武装直升机的一些具体性能,只有把武器性能真正地了解透了,做出来的方案才能更加合理。”
廖新华说,搞联合作战,就要把各方面人才联合起来。他还特意引进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军事人才。
廖新华:“我要炸这个桥,炸桥面还是炸桥墩,桥墩哪个位置,这是要算的。他是学土木工程学路桥的,他知道吃力点关键部位在哪里。你把瞄准点选出来,我们和飞行员一起根据河流的走向,河两边敌军防空火力的配属情况,选一个最有利于突防的进入方向。”
如何把来自不同军种、不同岗位的战友们拧成一股绳,激发出联合作战的最大能量,廖新华有自己的诀窍。
廖新华说:“军人是想打胜仗的,大家心中都有这么一个小火苗,我们的想法就是让大家烧得更旺。打不赢胜仗我们空喊口号是没有用的,就是抛除幻想来准备打仗。”
两年多来,廖新华打造出一支70多人的联合作战专业团队,先后为各级指挥员、参谋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授课辅导几十场,提供咨询建议上百次,向军委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参谋人才。
责编:刘鹏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