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1 10:46: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9月11日消息(记者聂宏杰)据德国媒体10日报道,德国国防部正考虑,在叙利亚发生使用化学武器的情况下,参与美、英、法国对该国的打击行动。当前,叙利亚局势日趋紧张,德国这个新表态释放了怎样的信息?如果多国参与联合打击,会给叙利亚战局带来怎样的影响?就相关话题,记者采访了军事观察员王宝付。
军事观察员王宝付分析,在叙利亚政府军和俄罗斯明显占上风的情况下,德国作出这样的表态是为了在政治上与美英法保持一致,军事意义并不大。
德国官方的表态,就是强调了一个前提:如果发生化武袭击的话,他们就会认定这个化武袭击是叙利亚政府军干的,在这种情况下,将作出强烈反应。
德国上一次跟美英法的态度不同,今年4月份化武袭击发生之后,是美英法采取的军事行动,当时德国没有参与这个军事行动。这一次为什么会发生了变化呢?主要原因是德国方面本身面临着内外的压力。北约主要的成员国是美、英、法、德国,他们是北约的核心力量。因此,德国从外部来讲面临着美国、英国、法国这些北约大国的压力;另一方面,德国内部的事情也有争论,作为北约成员国,德国应该对叙利亚情况采取更加积极的一些态度。所以这次做出这么一个态度,对德国来说他的政治意义大于他实际上的军事作用。
军事观察员王宝付分析,美英法德重提化武问题,表面上是为打击行动提供出师之名,实际上是要与俄罗斯争夺叙利亚局势的主导权。
化武是叙利亚局势扑朔迷离争论的关键因素,实际上美英法采取什么样的军事行动,俄罗斯采取什么样的行动,都与化武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化武实际上是一个谜团,到今天为止是两个版本。
从目前叙利亚的形势来看,即便是叙利亚不发生化学武器袭击,未来美英法也会采取军事行动。因为美英法眼睛里面看到的不是叙利亚老百姓需要休养生息,也不是看到这个国家遭到了多么严重的破坏,他们首先看到的是叙利亚的战局形势现在巴沙尔要获得全面的胜利。要完成叙利亚统一,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美、英、法国甚至包括德国,都不愿意看到在叙利亚战场上俄罗斯能完全主导。从这个角度来看,化武袭击仅仅是个表象,背后是谁在主导未来的叙利亚局势才是争端,战略上的博弈才是根本。
从一般的角度来看,根据叙利亚过去经验来看,这个化武袭击很可能要发生。这个是怎么发生的?是谁做的,现在没办法说清楚,背后有很多没有摊开的东西。
军事观察员王宝付认为,美、英、法等国的军事行动会尽量避免与俄罗斯的正面冲突,但打击范围将扩大至叙利亚政府军和伊朗在叙境内的更多军事目标。
现在总体来看,战场局势对叙利亚政府军比较有利。有一种说法说伊德利卜是叙利亚境内这八年来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下一次美英法可能会加大对叙利亚政府军一些军事目标的袭击,包括一些指挥机构等目标。
此外,美国还要重点打击伊朗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设施,包括军事基地。因为过去也是非常明确指向了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力量。美国、西方这些国家会尽量避开和俄罗斯的直接冲突,他不会直接去攻击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那样会引来俄罗斯非常强硬的反击,这个仗就难以控制了。
因此,他们下一步打击目标还会和过去一样,但是这次有可能会升级,就是扩大范围,扩大的范围主要还是打击叙利亚政府军和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力量。
目前,俄罗斯与叙利亚政府军已经对叙反政府武装的最后据点伊德利卜省发动猛烈空袭。军事观察员王宝付认为,美、英、法等国的打击行动不会给叙政府军占优的局势带来根本性改变,在解放伊德利卜省之后,叙利亚要实现真正和平仍然困难重重。
从现在叙利亚多年来的战事发展的情况来看,走到今天,如果美英法德都参与对叙利亚政府军的打击,也难以改变当前叙利亚战场上政府军占有明显优势的局面。因为以美国牵头的北约大国进行军事打击,主要是空中打击,这种空中打击达不到改变战局的目的。现在几个西方大国,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派出大规模的地面部队到叙利亚作战,不做这一步,就难以改变当前叙利亚战局。
当前叙利亚的局势,受其它周边大国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土耳其、以色列、伊朗的因素,甚至沙特阿拉伯的因素都在起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叙利亚政府军在这次伊德利卜的作战当中进展顺利,打完了之后叙利亚的局势也很难稳定下来。因为外部有很多势力虎视眈眈,都在盯着叙利亚的局势。因此,如果未来叙利亚外围主要的力量--俄罗斯、美国等大国不坐下来谈判,叙利亚的局势近几年内很难平静下来。
责编:李建峰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