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0 11:27: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摆臂练习。周永昊摄
央广网9月10日消息(记者李永平)你曾经对“00后”的印象是什么?“小学生”?“二次元”?“熊孩子”?当他们悄然长大,同样是热血爱国、有责任有担当的一代。9月1日,记者走进清华大学的校园,走到今年参加军训的同学中间,听他们说军训,聆听“00后”的家国情怀。
属于00后的标签:“新时代,新青年”
“改革开放四十年,军民融合新时代”,这是今年清华军训的主题。清华军训副总指挥熊剑平告诉记者,军训的意义不仅是要强健学生的体魄、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增强新时代大学生们的国防观念。
大一新生开学后的三周军训期间内,除了体能训练,他们还要上军事理论课。退伍老兵吕翼蜀也是军事理论课的代课教师之一,他介绍到,除了本校老师外,还会邀请国防大学的老师过来讲课,丰富学生的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结合陆军防化学院特点进行训练。周永昊摄
来自云南德宏的学生段必健,通过军事理论课,他更加清晰的明白了一个概念,就是“和平不等于安全”。他说,“当我们在边疆能听到炮火声时,说明安全还是受到威胁的,而且在信息化战争时代,不是光靠兵器就可以结束战争,虽说中国的武器装备已非常先进,但是国家信息安全这个方向还需要加强,需要更多高科技人才做贡献。”
作为中国高等学府之一,清华在培养高科技人才方面一直不懈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出一代代科技“英豪”。“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或许也就是清华学子的最高追求。
利用背包绳训练。周永昊摄
责任与担当:“如果祖国需要我,我一定会去!”
电子工程系李常雨的父亲是退伍军人,而且家里多位亲属都在部队服过役,因为家庭的氛围,他对为国家做贡献有一种执念。李常雨说父亲从小教导自己要有责任感,要对国家社会负起责任。
或许让一个刚刚成年的学生谈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会显得空洞,但是他说,“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起责任,然后是对国家和社会负责,虽然这并不一定是现在就能做到的事,却可以把它放在心里,指引前进的方向。”
王睿的父母都是军人,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虽然对于部队并不陌生,但是军训还是带给他很大的变化,比如更遵守纪律、更重视集体的概念。“一个人在清华读书四年,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想问题,如果四年后你只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太可悲了。”
王睿是精密仪器系的学生,“精密仪器是和军工产业联系非常密切的一个专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在为祖国做贡献”,对于记者问他是否会去参军,他说,“如果祖国需要我,我一定会去!”
雨夜拉练。周永昊摄
责编:刘鹏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