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6 13:33: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无人机飞行员李浩。(资料图)
央广网北京10月6日消息(记者 张笑睿)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无人机飞行员李浩,参军入伍37年来,飞过6种有人机机型,48岁“高龄”主动改装,短短几年间成长为我军察打一体无人机部队的中坚骨干。5年来他先后经历4次调整转隶,从繁华都市转战东南沿海,直到如今扎根大漠戈壁,用坚守笃行和执着奉献践行着强军梦空军梦。
东北、东南、西北,原本只是中国版图上不同的区域,却因李浩的足迹,把它们连在了一起。2011年以来,伴随空军部队改革转型的大潮,李浩先后4次转隶,岗位角色发生3次转换,工作驻地经历5次改变,面对人生中每一次重大抉择,他都服从大局、听从指挥,矢志强军、初心不改。
2010年年底,47岁的李浩即将达到战斗机飞行员的最高飞行年限。妻子张素娟满怀憧憬,开始规划他停飞后的生活。那段时间,妻子的脸上洋溢着期盼的神采,因为在飞行路上奔跑将近30年之后,丈夫终于可以“安全着陆”,她可以与李浩长相厮守了。
然而,那一天,当李浩的大队长孟宪奇打电话过来,询问他去不去飞无人机时,他没问去哪里、往哪走、何时走,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服从组织安排,保证按时到达!”“部队在哪,我就在哪。”“行!没问题,让我去哪就去哪。”
有的战友不理解,“战斗机都飞了一辈子,还去飞无人机干啥?”连一向很支持他的妻子也一时难以接受。可是,谁又知道,李浩的选择绝非一时心血来潮。
作为一名战斗机“老飞”,他一直以军人特有的职业敏感,注视着未来空中战场的急剧变化。作为一名即将停飞的战斗机飞行员,能为此做些什么呢?
李浩告诉记者:“现在空军需要无人机飞行员,部队培养了咱30年,有这个能力就该主动往上顶一顶!”“作为首批无人机飞行员,我们不带头往前冲、打头阵,这个风险还要留给谁?”
95835部队政治委员胡斌介绍说:“在他们那个年代还是大专生,这种转变,就是一种自我革命,自我超越,给自己施压,重头再来。我们古话说,“男人四十不学艺”,李浩同志五十岁还从头再来,重新开始新的领域,重新开始学艺,这种精神,就是一种追求,一种梦想、一种精神、一种责任在支撑着他,所以能进行这种转变。”
2015年,空军组织某型无人机上高原试飞,52岁李浩全程跟飞,记录大量宝贵数据,为无人机在高原的使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我们每一名官兵的努力与担当,也必将为我们每一名官兵创造前所未有的机遇与舞台。只要我们像李浩那样,服从改革、投身改革、建功改革,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军队建设和改革实践之中,与改革同向同心,同力同行,就一定能够凝聚起推进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为加快建设强大人民空军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责编:李晓波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