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官兵赠送的牌匾。
央广网9月4日消息(帅学成 李文茂) 东莞宝山下,有一种花,名叫莞香花。花开时芬芳四溢,沁人心脾。山脚不远的樟木头镇,中国双拥艺术团声名远扬,深受部队官兵和地方群众喜欢。团长聂艳,因其出众的文艺才华、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炽热的拥军情怀,就像宝山脚下的“莞香花”,低调朴实,却芬芳千万家。
五年多来,只要是她筹备的晚会,爱军、拥军题材的节目是必不可少的,她带着艺术团的团员们,用他们的真诚和他们独有的方式表达着爱国爱军拥军之情,他们的真情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弟兵,在无数次活动中,他们形成了另一种亲密的战友关系。
与军旅结下不解缘,把拥军当作事业干,这是聂艳最真实的写照,也是她人生追求的第一信条。
一生军旅梦
聂艳与军人结缘,由来已久。父亲是一名复退军人,母亲曾做过乡镇的民兵营长。家庭的熏陶,使她从小就对军人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村里有哥哥去当兵了,她冲在最前面去送行。运兵车走了,她一路追着跑很远。等哥哥们回乡了,她又会不厌其烦地缠着他们讲部队里的故事。
胸前戴着大红花去当兵,这是聂艳梦中的成人礼。18岁那年,她大学实习期,幸运地被作为特长生招入了部队文工团,成为一名文艺兵。实现了她18年梦寐以求的愿望。
她深知,士兵的价值集中体现于战场,而文艺兵的战场就是舞台。要想战场取胜,首先得练好基本功。随后的日子里,聂艳一门心思扑在了舞台上。她白天泡在排练室练舞练声,晚上向演出队的老战友请教表演技巧。精力,像海水一样充沛。
可好景不长,由于部队所在地气候常年潮湿,再加上部队训练强度大,早年在学校训练时留下的旧伤引发非常严重的关节炎,刮风下雨大雾天,关节疼痛难忍,且随着时间推移愈加严重。
“建议你要换一个工作环境,只有这样你的病情才能有所好转。”在医院检查后,医生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眼泪,顺着脸颊瞬间滚落。回家的那段路,她不知自己是如何走完的。她只感觉,眼前的世界朦胧不清,脑袋里空白一片。
之后的无数个夜晚,聂艳对着漆黑的夜空发呆,脑海里不停地反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刚进军营就要离开?这究竟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