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原创独家

投稿:ygjs@cnr.cn

白沙湖畔奏响爱民曲 布伦口边防连军民鱼水情深

2017-07-25 09:42: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官兵与孩子们在一起。柏延存摄

  央广网新疆7月25日消息 (岳小平)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布伦口乡落在中塔边境上的白沙湖畔,海拔3600多米,是闻名遐迩的大风口。因高寒缺氧,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落后,这里的柯尔克孜族牧民世代靠放牧羊群生活。

  南疆军区某边防团布伦口边防连就常年驻守在这里。连队第一任指导员李州昌见到村庄的第一眼就许下了承诺:只要牧民有需要,即使困难再多连队也要全力解决。50多年来,连队一茬茬官兵接力帮扶驻地牧民,从未间断;当地柯尔克孜族牧民也主动担任义务护边员,和连队官兵一同执勤戍守边防。在美丽的白沙湖畔,谱写了一曲曲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乐章。

  2015年12月,连队指导员申用宇的妻子朱丽莎从四川成都一路翻山越岭,克服高寒缺氧来到布伦口边防连。“因为我是成都石室联合中学的一名中学老师,他常给我讲,这里条件差,孩子们上学不容易希望我过来看看。” 在探夫的10多天里,申用宇常常带她去连队驻地的布伦口乡小学,并向校长商量,希望她能够当孩子们的语文辅导员。

  “看着孩子们那双双渴望的眼神,回到学校,我就做了一些公益宣传画,张贴在我们的学校里。希望发动全校师生之力,来帮助这些贫困的孩子。”军嫂朱丽莎被高原牧区的孩子感动了,她彻夜难眠。刚回学校,她就向身边的同事讲起了牧区孩子们艰辛求学的故事,并积极发动老师和学生家长向高原牧区的柯尔克孜族孩子捐书捐物。

  爱心和善良是可以传递的。因为军嫂朱丽莎的积极宣传和奔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布伦口乡小学就收到了来自成都石室联合中学老师和学生家长无偿捐赠的2000余册新图书和1800余件(套)新衣服。

  12岁的布哈丽恰是连队的结对帮扶对象,她有一个9岁的弟弟,父亲是残疾人,母亲在她5岁时因病去世了,全家人靠60多岁的奶奶放牧和国家救济为生。今年5月,年迈的奶奶也去世了,原本贫困的家庭犹如雪上加霜。无奈的父亲,只好让布哈丽恰辍学回家。

  “再困难,也不能让孩子辍学。”连队得知这一情况后,全连官兵主动向布哈丽恰家捐款2000元,并送去大米、面粉和清油还主动向她的父亲做思想工作,鼓励他重树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老泪纵横的父亲眼含热泪说:“谢谢解放军!”从那以后,她家就成了连队结对帮扶对象,官兵每周都去帮着收拾屋子,挑水喂羊。

  布伦口的风大得出奇,曾掀翻过一吨重的风力发电机。一次,距连队30公里远的牧民艾木日拉家的羊圈被风吹塌。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天气里,30多只羊无处藏身,艾木日拉跑到连队求救。时任连长罗文正连夜带着5名官兵赶过去,忙到凌晨4点多,把羊群安全转移到连队的旧房子里,并派专人看护。艾木日拉家的羊圈修好后,官兵们又把羊一只不少赶了回去。

  边防连无私的关爱换来了牧民幸福生活,也换来了他们对边防的热爱。2014年7月,3名商人企图利用夜间将一批珍贵毛皮走私境外,牧民卡力迪发现后,连夜奔走3个多小时向连队报告,及时消除了一起涉外事件。2011年9月,牧民艾力放牧时,在一处草丛里发现2名形迹可疑人员,他丢下羊群急匆匆跑去连队报告,带着连队官兵把2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抓捕。

  卡力迪一干护边员就是38年,前年去世前的2个月还和连队官兵策马巡逻在边境一线。在他的影响下,如今卡力迪的孙子麦达提别克也成为了布伦口边防的优秀护边员。“爱国护边,不光是解放军的事,我们也有责任。”在麦达提别克的眼里,护边员责任重大又光荣。

  白沙湖的浪潮不断地拍打着岸边的砂石,荡起层层浪花。布伦口边防连军民团结共守边关的美好故事还在不断上演……

责编:庄严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