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原创独家

投稿:ygjs@cnr.cn

礼炮声声扬国威:走进共和国礼炮中队

2017-07-12 09:29: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7月12日消息 (记者 徐凤佳)五月北京,翠色葱葱。5月11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气氛庄严肃穆。8门崭新的08式礼炮静静地等待着贵宾的到来,24名身着礼宾服、威武帅气的武警官兵屹立在礼炮后方,军姿挺拔。阳光照映在崭新的礼炮上,熠熠生辉……

  “全炮——炮弹准备!”“一发装填!”只听见指挥员、中队长彭超一声令下。8名一号炮手同时猛推推拉杆,8枚礼炮弹齐声落入炮膛。远处,越南国歌的第一个音符刚刚奏响,“轰!——”一组礼炮轰然作响。紧接着,另一组礼炮齐声轰鸣,两组交替击发。礼炮21响,曲停炮落,余音绕梁,大国威仪,势不可挡。

  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时的一幕。震天的礼炮是共和国礼炮兵向国际友人展示的最高礼仪。

  共和国礼炮部队,以展示古老华夏礼仪为神圣使命,蜚声军内外、名扬五大洲。迎接各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国庆、阅兵等重大庆典……礼炮兵们用最响亮辉煌的方式记录着伟大祖国的历史荣光,用无悔的青春和激情的汗水鸣放出祖国的尊严与强大。

  一次次惊艳天安门广场的背后,是一个个浇铸着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的感人故事。

  

  2015年11月3日,时隔15年重新恢复冬季礼炮鸣放,炮火从炮管喷涌而出。龚松摄

  历史诉荣耀——

  外交前沿奏响大国威仪

  “国之命在礼”。400年前海军相遇鸣空炮以示无敌意的习惯,经历史的演变已成为世界各国盛大庆典和迎宾活动的一种礼仪。

  “国运昌则鸣”。而今,处于历史机遇期的共和国,一次次迎来举国庆典的辉煌时刻。每一个神圣的庆典时刻,轰鸣的礼炮都伴随着56个民族的欢呼,回荡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部队组建时,没有经验,没有资料,甚至连礼炮都没有。心急如焚的他们在时任礼炮中队中队长的张道海带领下,从卫戍区一座仓库里领取了几十门“缺胳膊短腿”的破旧小山炮,修补、刷漆、苦练……

  经过1个月的奋战,天安门广场上,修葺一新的礼炮威武挺立,阵阵轰鸣响彻云霄,来访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伸出了大拇指说:“中国的礼炮真响,把我的五脏六腑都震动了!”

  中外记者把礼炮兵们团团围住,闪光灯此起彼伏。年轻的礼炮兵们获得了成功。

  这一天注定是载入共和国礼炮部队史册的一天。从此,礼炮兵们将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一次次见证祖国的辉煌与荣耀。

  1984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35周年庆典。100门礼炮,28响齐鸣。这一次气势恢宏的鸣放,不仅打出了中国礼炮鸣放史上的最强音,更向全世界宣告着东方古国走向复兴的坚定决心。1997年6月30日香港回归,礼炮兵以礼花为笔,在浩瀚的苍穹下书写着一个民族百年期待的欢欣;2008年8月8日晚,百年企盼,百年梦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朵朵礼花染红了北京的夜空,凝聚起亿万颗爱国之心;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上,56门礼炮,70次轰鸣,每一响都在庄严的正告世界,过去那个饱受凌辱的民族和国家,如今正威武的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我们礼炮兵可以说就是共和国重大庆典和外交活动的见证人。”支队政委危平深有感触:“礼炮中队组建至今,已经圆满完成732次礼炮鸣放任务,共迎接国家元首407名、政府首脑325名;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香港、澳门回归和十一届亚运会、北京奥运会开幕、上海亚信峰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60、70周年,每一次重大活动都凝聚着礼花礼炮官兵们的汗水与付出。

  二级警士长胡业,1984年入伍的他亲眼见证了共和国礼炮部队的诞生与发展壮大。与礼炮打了几十年交道,礼炮几乎成了他生命的全部,而他也被大家亲切的称为“礼炮首席执行官”。胡业说:“祖国将最高的荣誉给了我们,也将最重的责任给了我们礼炮兵。”胡业的心声,也是每一名礼炮兵的心声。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礼炮事业重于生命。行走在共和国外交的最前沿,每一次迎接国宾,都留下了礼炮兵的闪光足迹;每一次盛世庆典,都熔铸了礼炮兵的激情汗水。

责编:徐凤佳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