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原创独家

投稿:ygjs@cnr.cn

解读长征(48):对张国焘的批判为什么没有向全党公布?

2016-09-26 14:29: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作者:军史专家、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研究员 姜廷玉

  央广网9月26日消息 毛儿盖会议后,党中央与右路军于1935年8月21日从毛儿盖出发,历时数日越过渺无人烟的草地,到达四川省的班佑、巴西、阿西地区,等待张国焘等率领的左路军前来会合。到9月初,在中央一再催促下,张国焘才命令红五军进抵墨洼附近,但接着又命令红五军全部返回阿坝,并电令陈昌浩准备率右路军南下。9日,党中央致电张国焘,严正指出:“中央认为:北上方针绝对不应改变。左路军应速即北上。”但张国焘一意孤行,拒不从命,于当日向中央提出南下川康边之天全、芦山、丹巴、甘孜、道孚等地的分裂主义计划,并背着中央密电右路军政治委员陈昌浩率左路军南下,企图分裂和危害党中央。党中央在自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形势下,为贯彻原定的北上战略方针,立即在巴西举行紧急会议,决定立即率1、3军单独北上,脱离险境。同时,发表《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郑重指出:“南下是没有出路的,南下是绝路。”

  党中央率红一、三军先行北上后,于9月11日北进到达甘肃省迭部县俄界(今高吉)。为克服由于张国焘的阴谋分裂所造成的危局,9月12日,中央政治局在俄界举行扩大会议讨论行动方针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张闻天、博古、毛泽东、王稼祥、凯丰、刘少奇、邓发、蔡树藩、叶剑英、林伯渠、李维汉(罗迈)、杨尚昆、李德、林彪、聂荣臻、朱瑞、罗瑞卿、彭德怀、李富春、袁国平、张纯清等。

  中央政治局在俄界举行扩大会议的地方——迭部县俄界(今高吉)

  毛泽东首先在会上作关于同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的争论与目前行动方针的报告,着重谈了三个问题:

  一、关于红军的行动问题。报告指出,我们坚持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但张国焘却反对,坚持机会主义方针。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张国焘起初是按兵不动。7月中旬,党中央指示红军集中行动,结果由于张国焘从中阻挠而未能实现。张国焘到芦花时,中央政治局决定他任红军总政委,他才调动红四方面军北上,但未到毛儿盖又动摇了。党中央又同他作过许多斗争,想了许多办法与其接近,纠正其军阀主义倾向,但到了阿坝后便不愿北上了,而要右路军南下。这时,中央政治局的几个同志在周恩来处召开了一个非正式会议,决定给张国焘发电报,要他率部北上。张国焘公然抗拒中央的决定,拒不执行北上的战略方针,这是不对的。报告说,张国焘坚持南下是没有出路的,因为南面地形不好,又是少数民族地区,给养无法解决,红军作战只有减员,没有补充来源,战略退路也没有,如果不迅速北上,部队会大部被消灭。显然中央是不能把红一、三军带去走这条绝路的。

  二、关于创建苏区问题。报告指出,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是应该在川、陕、甘创建苏区。但是红一、四方面军分开了,张国焘南下,使中国革命受到相当严重的损失,现在只有一方面军主力——红一、三军北上,所以,必须变更建立川陕甘苏区的计划。当前的基本方针是要经过游击战争,打通同国际的联系,整顿和休养兵力,扩大红军队伍,首先在与苏联接近的陕甘广大地区创建苏区,求得发展,尔后向东发展。报告分析了陕甘一带的地形、居民和敌我双方的情况,认为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又有正确的领导,依靠游击战争,是可以战胜敌人,达到目的的。

责编:刘鹏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