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4 16:31: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作者杨鸿2008年参加汶川地震抢险救灾报道
还记得吗,当年我参军时,全乡80多人报名,第一轮体检结束后,就刷掉了73人,而完全合格的7个人,我名列其中。另外,我还有驾驶证和报刊发表的作品,接兵干部直接点名要我。谁料,第一次定兵的4人名单中没有我,其中还有一个首次体检不合格的人。
一打听,才知道有人为了送走自己的关系户,在定兵时对接兵干部谎称我是独子,父母不让我当兵,而且说我已经有了待遇不错的工作,报名参军只是一时冲动。接兵干部因此就没再过问。
获知内幕,您发怒了!您说,参军报国是老百姓对国家的奉献,如果在战时,就是去为国捐躯!当兵都要花钱送礼,国法不容,天理不容!因此,那一次,尽管历经曲折,但儿就是在不送一分钱、一份礼的情况下,如愿穿上了军装!
后来,有一年,儿荣立了二等功。谁料,喜报寄回了半年多,镇政府离我们家一两公里,却一直不见送喜报到家。您去过问,才知道,因为500块钱的奖励费,镇政府和某部门相互推诿扯皮,喜报因此就被扔到了墙角。
我只好给当时的市委书记写了一封信,这份姗姗来迟的喜报,才被他们送到了家。当时,您表现的真给力!您接过喜报,却把500元扔还给他们。您说:“你们经费困难,我们军属体谅,奖励费不要了!但我儿的立功喜报,你们不给我就是失职!”
临末,您不忘以一名老共产党员的身份给他们再上一课:“一个县三五年才有一个立二等功的。你们连二等功喜报都这样对待,是不是其他三等功、优秀士兵喜报你们就扔到垃圾桶了?这可是我们的孩子远离家乡,在部队辛辛苦苦奋斗得来的荣誉,你们这种态度要球不得!”
所以,父亲,当我来到人武部工作,一次次面对这边送子参军的老百姓,我就想起了远方的您,想起了您的期盼,想起了您的心声!我怎么过得了心里这道坎,去从他们索取什么!
所以,父亲,儿在人武部的第一年,就提出了征兵工作“绝不允许收一分钱、收一份礼和吃一顿饭”的要求,而且多次在大会小会上,当着我们的工作人员和各位军属,响当当地重复着您当年的那句话:“我们绝不允许当兵收钱收礼,因为国法军纪不容,天理良心不容!”
所以,父亲,儿尽管已提升正团6年,但这些年儿依旧坚守清贫,有时还从地摊上买衣服,每年孝敬您寄回来的钱也不多,但儿在这个职位上干干净净,堂堂正正。儿到人武部4年,负责定兵1150人,儿问心无愧底气十足地向您报告:儿没有收过任何青年和家长一分钱、一份礼,没有吃过他们一顿饭!
责编:彭洪霞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