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2 13:39:00 来源:解放军报 说两句 分享到:
秋风乍起,一场对抗演练激战正酣。
战斗打响不久,沈阳军区某团一连下士杨雪勇就叫苦不迭:他带领侦察班执行前沿侦察任务时,一路“敌情”频出、“险情”不断。激战中,小杨右大腿被“弹片划伤”,血流不止。
“怎么办?”紧急关头,杨雪勇当场掏出三角巾止血包扎。尽管小杨按规定包扎得不错,可仍然被导调组判为不合格。理由是:弹片划伤,不缝合怎么能止住血?
听到导调组给出的这一理由,杨雪勇很委屈:“野战情况下,只给我们配发了三角巾,上哪儿找缝合用的手术针和手术线?”
“每个战士都随身携带的针线包,可以作为应急缝合伤口用。”听到正确答案,一直以为针线包只是用来缝衣服的杨雪勇傻眼了,直呼没想到!
无独有偶。一连连长刘帅也在演练中遭遇了同样的尴尬。演练中,他突然接到上级命令,前往某高地开设观察所。刘连长找了一条捷径,眼看就快到目的地了,没想到却被一段峭壁拦住了去路。
想攀爬越过可又找不到绳索,徒手又怕太危险,情急之下,刘连长决定带领官兵绕道而行。没想到这一绕就是数公里,结果贻误了战机。
“为什么不把配发的外腰带连起来当绳索?”演练结束,面对导调组的疑问,刘连长这才恍然大悟。
总练“三板斧”,何来“七十二变”
硝烟散尽,演练复盘,这两件小事引起了该团领导的重视。在随后的调查中,他们发现,官兵普遍存在固化僵化思维,对手中武器及常用物资的功能存在惯性认识,认为背包绳就是打背包的,针线包就是缝衣服的,外腰带就是扎腰用的,等等。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二连连长王岩感触颇深:“平时训练过于强调‘标准答案’,久而久之官兵就形成了惯性思维,一旦战时条件有变,就容易‘抓瞎’。”
“总练‘三板斧’,就难有‘七十二变’。”一营营长刘鹏坦言:以往演练总是通过染毒地带、卫星过顶等几个课目,应对方法官兵早已烂熟于心,没有新情况,一些常用物资的作战功能自然就“逼”不出来。
“训练中片面追求合格率,忽略了武器装备一些不常用功能的开发,甚至形成了盲区。”三连一班班长周海洋接过话茬说,一次演练中,他执行警戒任务,突然发现了“敌”装甲目标,结果却因为没有破甲武器,只得眼睁睁看着“敌”装甲车大摇大摆开过去,根本没想到手中的步枪就能发射枪榴弹。
“关键还是缺乏打仗思想、战场思维!”该团参谋长邸强一针见血地指出,之所以很多装备和物资的功能我们不知道,归根到底还是我们没有真正把训练当成实战练。
追根溯源,官兵们逐渐认识到:“实战化训练不是简单地打打实弹、搞搞对抗,更关键的是要把‘平时思维’转换成‘战场思维’。只要我们心中时刻想着打仗,学会就地取材,挖掘身边常用物资的作战功能,就能让一些不起眼的小物品成为战场制胜的利器。”
唤醒沉睡的战斗力
“左臂被炸伤,急需固定包扎!”一名战士迅速从作训服左臂口袋取出急救包,对“伤员”进行包扎止血,随后抽出作训服收腰绳,就近找来树枝进行捆绑固定……
这是前不久记者在该团“常用物资作战功能”演示现场会上看到的精彩一幕。据团长李洪波介绍说,吃一堑长一智,认识到位后,他们“小题大做”专门组织讨论攻关,鼓励全团官兵人人都来挖掘战备物资的作战功能。
置身演示现场,“腰带攀登法”“背包绳测量法”等30余种官兵自创的常用物资战时使用方法,让人耳目一新。“把弹匣装在右腿袋,连续射击时方便更换”“编织外腰带相互连接组成简易绳索,用于攀爬、悬吊”“TNT装进挎包制成炸药包进行爆破”……很多平时压根都没想到的作战应用方法一一亮相,引起了全团官兵的广泛兴趣。
如今,该团已挖掘出20余种常用装备物资的数十种作战应用方法,并在演练中进行了可行性论证。他们还将这些成果编入该团《战时军事工作标准化程序》,方便在实战化训练演练中不断补充完善。
“可别小看这些不常用的功能,它们的作用可不少。”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营官兵通过背包绳实施盲测,迅速完成火炮隐蔽构工场地开设;一连侦察班利用编织外腰带和竹竿制作的简易担架,转移“伤员”的速度和稳定性效果明显。
“战时情况紧急,会有很多‘想不到’‘备不全’的事,充分拓展常用物资的作战功能,是战时应急的好方法。”看到官兵们自创的这些小成果起了大作用,团长李洪波感慨地说:“向点滴细节要战斗力,多想一点就多一分打赢胜算。”
刘建伟 通讯员 林少聪 祝光强
责编:彭洪霞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