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军事评论

投稿:ygjs@cnr.cn

揭开“安倍炒作三支剑”的真面目

2014-10-26 18:04:00  来源:中国军网  说两句  分享到:

  10月21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国会问询中表示,1993年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承认日本军队强征慰安妇问题的发言“有很大问题,我们否认那个发言。政府将为恢复日本的名誉和信任努力申诉”。

  这是日本政府首次在公开场合正式否定河野谈话,但对铁证如山罪行的否定,对安倍当局来说也是“习惯成自然”,其目的就是搅混水,通过诬指中国“编造”日本侵华历史,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进而煽动“中国威胁论”。今年7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七七事变”77周年纪念仪式上发表讲话后,日本媒体就不约而同地说,中方今后也将会持续这种严厉的状态,“中国威胁”触手可及。次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澳大利亚发表演讲时故伎重演,含沙射影称“中国给日本造成威胁”。

  纵观安倍第二次执政以来,为了给日本扩充军备铺路、修宪解禁集体自卫权提供“依据”配合美国构筑反华包围圈寻找借口,“中国威胁论”一直曲不离口,有专家将其归纳为“安倍炒作三支剑”。现在就让我们揭开“安倍炒作三支剑”的庐山真面目。

  杜撰“阴谋”,篡改历史,把日本民众对战争的恐惧转嫁为对中国的恐惧。

  “七七事变”本是日本借口士兵“失踪”制造事端,为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所使的阴谋诡计,但现在日本有一部50分钟长的纪录片《我们不会忘记》,竟然不知羞耻地妄言:“七七事变”的背后是“共产国际和共产党的阴谋”,中国军队开了第一枪,日本不希望开战,但中国“拒绝了日方的和平意愿”,随后中国境内“对日恐怖活动不绝,各地频繁发生虐杀日本侨民的事件”。日本当前右翼论坛激进分子渡部升一、樱井良子等编写的《最新日本史》一书,也将“七七事变”后的战火扩大归咎于北京、上海等地发生日本人遇害事件,称“日本政府由此下令动用武力保护侨民,并放弃了不扩大战火的方针”。

  近些年,日本为把自己“整容”成一个长期“被威胁”的国家,以安倍为首的新右翼肆无忌惮篡改历史,在“大东亚战争史观”语境下杜撰、扩散各种“阴谋论”,转移人们的历史视线,将“七七事变”以及中日全面战争爆发的责任推到中国身上。“日本侨民遭虐杀起因说”更是被一些新右翼奉为至宝,真可谓既揣着虎狼之心,又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

  恶人先告状,把狂妄挑衅中国说成“被挑衅”,百般挑逗国内民众对中国的仇视。

  为维护东亚的和平稳定,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一直采取克制政策,坚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领土争端。但日本咄咄逼人,一再挑衅中国:公然将钓鱼岛“国有化”,挑起矛盾;组织地方议员登上钓鱼岛,激化矛盾;出动海警船抓扣中国渔民,野蛮冲撞中国船只,故意使矛盾升级。近来,日本更是摆出一副故意擦枪走火的架势:派自卫队舰机闯入我西太平洋演习区域进行干扰,举行史上规模最大的“夺岛演习”,伙同美国就划定防空识别区问题向中国施压,等等。

  今年6月11日,中方图-154飞机在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进行例行巡逻正常飞行时,遭到日本2架F-15飞机抵近跟踪,最近距离约30米。而日本却恶人先告状,先后两次指责中方战机“异常接近”日本飞机,并称中国战机是挂弹接近的。事实是,日本的F-15不仅挂了弹,而且成战斗队形逼近。

  近年来,美日每年都有大约五六百架次侦察机对中方进行抵近侦察,而且日方对中国的侦察飞行次数已大大超过美国。而且,安倍当局不仅总是制造摩擦,更煞费苦心营造日本受到中国“欺负”的悲情。这不由让人想到:1894年日军在旅顺制造大屠杀事件,两万余中国平民遇害。震惊的西方记者发稿评论,日方却抢在中国发声前称,是日本士兵发现战友尸体遭中国军队屠戮羞辱,才心生愤恨发生大屠杀的。安倍为侵略史“翻案”,炒作“中国威胁”,实则是复制日本侵略暴行的强盗逻辑。

  扰乱视听,甚至炮制谣言,把中国塑造成“战争”“威胁”的代名词。

  近年来,日本总是无端指责中国军力“不透明”,妄称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不存在主权争议,用“强力”“严峻”等陈词滥调恶意渲染“中国威胁”,字里行间充斥着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警惕”。今年更甚一步,指责中国意欲强行改变现状,主张以日美同盟为基础,“从俯瞰地球仪的视点开展战略性外交”。不但如此,安倍当局还不断凭空捏造“新闻”,最典型的是两次炒作中国海军军舰“火控雷达瞄准”事件,无端指责中国海军护卫舰“可能”在东海动用了射击用火控雷达,瞄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护卫舰和巡逻机。当谎言一一被中国粉碎后,安倍当局居然用在距离钓鱼岛最近的宫古岛部署导弹和扬言封锁宫古海峡来威胁中国。真可谓图穷匕见。

  值得注意的是,为达此目的,日本还刻意扯“美国大旗”,既拉美国下水,又给自己壮胆。4月9日的《朝日新闻》就发表题为《太平洋美军的敌人仍是中国》,挑动中美对立,逼着美国“表态”。随后日本多家媒体先是炒作美军驻冲绳司令兼海军陆战队第三远征军司令威斯勒威胁我军的“狂言”,后又拿奥巴马“钓鱼岛适用《美日安保条约》第5条”的表态大做文章。“任何人都不应怀疑日美同盟关系的牢固。”这就是安倍在舆论上祭出“日美同盟”大旗的真实目的。

  此外,日本还恶意炒作台海两岸关系,许以台湾当局好处,甚至利用日本大地震两周年纪念活动等场合恣意抬高台湾地位。今年初,由日本自民党议员组成的“促进日台经济文化交流青年议员会”提议制定日本版“台湾关系法”,就被右翼当作“强化日台关系的法律基础”大肆炒作。安倍当局这样做,就是企图借舆论之力来离间分化两岸,阻滞、破坏中国发展和维护领土主权能力,用心极其险恶。

  安倍为了挥舞这“三支剑”,可谓处心积虑。安倍几乎每天都会去内阁官方的记者俱乐部驻点走一趟,亲自向媒体解释内阁相关政策变动情况,与媒体频繁交流,即便无法到场,也会派官房长官代为阐释,让媒体第一时间发布对政府有利新闻。根据早稻田大学教授加藤典洋的调查,安倍上台以来17个月中,已同相关媒体人在至少36个场合一起进餐。安倍经过精心设计,形成了固定的“安倍炒作套路”:“政府爆料——国内部分媒体尤其是右翼媒体爆炒——西方和盟国媒体关注——成为国际舆论热点”。“经常和安倍一起坐车、吃饭的记者,怎么会反对他呢?”就连日本国内的媒体人士也为此担忧。

  此外,近年来日本右翼媒体《军事研究》《正论》等均建立了相应网站,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动”,为安倍的所谓执政观点摇旗呐喊、推波助澜。同为日本五大全国性报纸之一的《读卖新闻》和带有明显右倾符号的共同社、《产经新闻》等,也在积极充当安倍的“传声筒”。

  不仅如此,为了与中国抢夺全球舆论制高点,日本政府还动用了包括驻外使馆在内所有宣传渠道。继去年在南苏丹、冰岛设立大使馆及设立北极大使后,安倍还决定在多个国家新设大使馆,进一步强化“存在感”,为对外宣传提供便利。今年1月,针对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撰文称日本军国主义是“伏地魔”,安倍又授意日驻英大使在英《每日电讯报》头版撰文妄称,中国不断扩充军备,采取单边措施改变现状;有两条道路摆在中国面前:一条是寻求对话,恪守法律规则,另一条是扮演“伏地魔”角色,威胁地区安全。日本外务省向当局提交的2014年度预算中,有大约10亿日元(约合6260万元人民币)计划用于向国际社会宣传钓鱼岛、竹岛(韩国称独岛)和北方四岛(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为抢占所谓舆论先机,安倍政府总是不惜花费血本。

  历史惊人相似。120年前的那个甲午年,日本投巨资派遣1114名本国记者、邀请129名西方记者随军采访,并贿赂《每日电讯》《泰唔士报》等英国知名媒体,使得日本国内媒体对侵华战争“叫好声不断”,就连西方舆论也称日本是“成熟的文明国家”。安倍今天又在如法炮制,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和警惕。(姜兴华)

责编:彭洪霞

相关新闻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