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翻过陡坡还是陡坡,初见云南扫雷大队扫雷二队副教导员周士兵,就是在两个陡坡之间。
他从雾中走来,满头大汗,脸颊通红。
身着防护服的官兵肩扛扫雷爆破筒进入雷场。
央广网北京2月2日消息 (黄巧 记者谢芳 路恒)我想过很多种上雷场的画面,却远没有现场来得深刻。
早上8点出发,到达雷区附近的山脚下已经9点过。偌大的树林里,没有阳光,只有浓浓的雾气,夹杂着一股硝烟的味道。这里刚进行过一场爆破作业,为人工排雷开辟通道。
上山的路很长,徒步走了十几分钟就已经气喘吁吁,看着前面身着防护服、肩扛扫雷器材,负重几十公斤的官兵,我无法停下自己前进的脚步。上山的半小时内,视线里只有脚下那三四十公分的山路,旁边就是陡坡,掉下去非死即伤,没人敢大意。
见到我们后,周士兵在前方带路。这条路他走了很多遍。执行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三次大面积扫雷任务近三年来,他一步一步,在雷区丈量出了“生命通道”。
他话不多,只是路不好走的时候会稍作提醒,到达作业雷区后,立即就加入了排雷作业。
只见他右手肘绑上探雷器主机,手指并拢握住探雷器手柄后,就开始用探头在地面搜索。左一遍,右一遍,右一遍,左一遍,探头就这么反反复复地来回扫动。看久了,人很容易就被催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