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图中官兵使用地图判定方向。王子冰摄
央广网新疆6月19日消息 (王子冰 韩松霖)盛夏的北湾草木葱笼,绿荫如盖。如野马奔腾的额尔齐斯河流淌到这里变得沉缓而宁静,广袤的戈壁滩因河水的涨落诞生了成片的死水沼泽,成了蚊虫繁衍的温床。每年6至8月,额尔齐斯河方圆百里蚊蠓成灾。据专家考证,最高峰时蚊虫密度达到每立方米1700余只, 是世界四大蚊虫聚集地之一。
今年蚊蠓初起,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将“百里蚊区”作为天然练兵场所,将部队拉至该地区驻训,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展开实战化训练,锤炼官兵过硬的战斗本领。
“仗在哪里打,兵就在哪儿练!”团长冯啊宁说,“百里蚊区”环境复杂艰苦,越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锻炼摔打部队,就越能检验和巩固战斗力。
斗蚊虫,战酷暑,特殊勋章点燃战斗血性
赤日炎炎,蚊虫肆虐。伴随着一声紧急集合号响,驻训官兵迅速领取武器,全副武装来到集合地点。除了战斗服装之外,每人还多了一项特殊的装备——防蚊纱巾。
“百里蚊区”蚊蠓肆虐,且大多带有毒性,许多官兵或多或少被叮咬留下疤痕,轻者奇痒肿痛,重者溃烂流脓,防蚊纱巾正是官兵为了抵御蚊虫自制的面罩。
“今天要进行15个小时的超强度训练。”参谋长杨全喜介绍,官兵将按照划分的战斗小组穿过戈壁沙漠,进行长途行军、按图行进、战术作业、野外生存、伪装宿营等课目的连贯演练。
野外训练,官兵最主要的对手便是扑天盖地的蚊虫。灌木丛、沼泽地里蚊虫密密麻麻,虽然身上每隔一段时间喷上驱蚊药水,还戴着防蚊纱巾,但效果并不理想。一场长途行军下来,大部分官兵的身上都被叮得红肿一片。
初到驻训场的列兵杨文俊因敏感性皮肤,蚊虫叮咬后红肿难消,奇痒难耐,抓破后还会留下块块伤疤。来到驻训场不久,他的小臂、颈后、腿部到处是伤痕,有次被毒蚊叮咬后头晕、恶心,还险些晕厥过去。家人得知后心疼不已,他反而笑呵呵地劝父母:“初到蚊区都有一个适应期,我们连长说了,这些伤痕可都是大自然给予我的特殊勋章!”
特殊勋章点燃战斗血性,蚊区驻训以来,官兵无一人叫苦叫累。行军当天,伴随着蚊叮虫咬的还有高温天气,但官兵坚持到点到位,没有一人掉队。
“坚持耐热训练,练就一身适应高温酷暑的强健体魄,是确保官兵完成执勤任务的重要保障。”营长马全军说,蚊区驻训以来,他们每天都面临着高温酷暑、蚊叮虫咬,这样的环境反而催生了官兵不服输的意志,他们转战于百里蚊区,先后研究展开了蚊区夜间机动、支援战斗、潜伏抓捕等多个课目演练。通过组织严苛的训、演练,平时不符合实战要求的4个课目被亮了红牌,2份不同背景下的演练预案被修改完善,采集蚊虫活动规律、趋光避烟习性等数据10余组,弥补了该团在蚊区训练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