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1 16:34:00 来源:新华社 说两句 分享到:
8月底,右路军历经千辛万苦通过了草地。虽然中央一再催促左路军向右路军靠拢北上,但张国焘却要求已进入草地的红军返回阿坝。9月5日,他命令当时尚在松岗、党坝、卓克基等地的左路军部队停止北上,就地“筹粮待命”。8日,他又命令右路军准备南下,“立即设法解决南下的具体问题”,还命令左路军中驻马尔康地区的红四方面军部队,让他们转令军委纵队转移到马尔康待命,如其不服从,就将其扣留。这表明,张国焘为坚持其错误的南下主张,已开始对右路军采用胁迫的方式。
中央再次劝告张国焘,强调如果左路军南下,前途将极端不利,希望左路军立即北上。张国焘无视中央的劝告,甚至背着党中央,给右路军领导人发密电,要右路军“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这份至关重要的电报被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叶剑英获得。他立即报告了中共中央。就在红军面临分裂的危急时刻,为贯彻既定的北上方针,避免红军内部可能发生的冲突,中共中央于10日凌晨率领红一方面军的红1军、红3军和军委纵队迅速转移,先行北上。同日,中共中央发出《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指出“南下是绝路”“中央反对南下,主张北上”,号召红军广大指战员坚决拥护中央的战略方针,迅速北上,创建川陕甘新苏区。同时,致电张国焘,争取左路军立即北上。
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俄界召开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决定认为,张国焘对目前的革命形势存在错误的估计,并且存在军阀主义的倾向。决定号召红四方面军指战员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张国焘的错误作斗争,并促其北上。
此后,已经北上的红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于10月胜利到达陕北,结束了长征。张国焘则坚持错误,率红四方面军部队南下,另立“中央”,公然走上分裂党和红军的道路。事实证明,南下是行不通的。到1936年6月,南下红军在国民党优势兵力围攻下,损失过半,难以立足,张国焘被迫取消另立的“中央”,同意北上。南下方针不可避免地失败了。
在这场“北上南下”之争中,张国焘因为对政治形势和敌我力量的错误判断和估计,更出于自己的政治野心,屡次反对中央作出的决定,向党要兵权,发展到对中央进行武力威胁,以至于另立中央,公开分裂。中共中央与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最终确保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维护了全党全军团结,促成了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张啸 陈连鑫 马艺)
责编:杨宸琇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