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7 15:53:00 来源:解放军报 说两句 分享到:
烽火硝烟演绎血色浪漫,“抗战话剧”点燃战斗激情,94岁“文艺战士”胡可深情讲述——
拿起“文艺武器”同敌寇战斗
■本报记者 张磊峰 严德勇 特约记者 刘国顺
194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胡可在张家口拍照留念。胡 可提供
素朴的书房里,四白落地,没有任何装饰,与天花板平齐的书架里摆满书籍,宛如延绵不断的“长城”。
5月13日,记者来到总政黄寺第二干休所,见到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原院长、94岁高龄的抗战老兵——胡可。这位从烽火硝烟中走来的“文艺战士”,如今坐拥书城,精神矍铄,谈吐幽默风趣而又谦逊平和。谈及自己的抗战生涯,他说自己比太多战友都幸运;谈及自己的“抗战话剧”,他说“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谈及与老伴胡朋的革命爱情,他莞尔一笑:“人民是我们的红娘。”
中学生—游击队员—八路军战士
战斗里成长
“这绝不是夸张,偌大的北平,当时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和平的书桌……”胡可老人回忆起“七七事变”,眉头紧锁,一下子陷入沉思。
“当时我就住在西单附近,经常能清晰听到炮声。不久,日军开进北平,插了太阳旗的军车在长安街上耀武扬威地疾驰,府右街口的日本哨兵大声地呵斥中国人。看到这一幕幕让人气愤的情景,我只想投奔抗日队伍赶走日寇,哪还有心思念书!”回忆起当年屈辱一幕,胡可语速急促,双手握成了拳头。
1937年初夏,因在山东省立第十中学壁报上撰写“抗日文章”的胡可,被学校“勒令退学”。胡可不满当局压制,只身北上闯荡并准备考入北平的高中。尚未来得及憧憬,冷不丁撞上了“七七事变”……
一天夜里,已是地下共产党员的二哥胡旭来跟弟弟告别,说他参加了北平郊区的抗日游击队。“对我来说,无异于黑暗里见到了火光,说什么也要二哥带我一起去!”
第二天,兄弟俩几经辗转来到北平郊区一个叫大苇塘的小村庄,找到了游击队队部。
那段日子,胡可经常听队长刘凤梧讲他在东北义勇军的经历,听北平同学们讲“一二·九”“双十二”。游击队员以东北人居多,每当唱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打回老家去》等歌曲,常常边唱边流泪,这给了胡可极大的触动。
1937年12月,游击队辗转来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阜平县城。不久,胡可被送到军区军政学校学习。
“在这所学校里,我开始过上严格的军事生活,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天不亮就集合爬山,每次爬上山顶都看到校长孙毅像一座雕像般立在那里。”在冰雪斑驳的河滩上,在生满荆棘的山路上,在寺院檐铃铁马的叮当声和朝朝暮暮的军号声中,胡可渐渐懂得了革命军队的宗旨。
“短短4个月,我由一个充满幻想的中学生,一个自由散漫的小游击队员,变成了一名八路军战士。在我的心目中,孙校长就是我的引路人。”他深情地说道。
1938年4月,春暖花开,胡可毕业分配到军区政治部宣传队——抗敌剧社,成为一名八路军宣传员。
责编:李晓波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