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3 14:23:00 来源:《现代兵器》 说两句 分享到:
1950年8月,韩国洛东川战线,待命中的第24师侦察部队,装备M24“查飞“轻型坦克,炮塔上装备12.7毫米M2HB重机枪,乘员装备7.62毫米M1卡宾枪,地上士兵装备的是M3“注油枪”
手榴弹与“注油枪”
手榴弹与枪榴弹是白刃战,尤其是堑壕战和防御战的理想兵器。手榴弹有进攻型和防御型两类,美军在朝鲜战场上大量使用MK2式手榴弹,该弹系防御型手榴弹。MK2最早于一战中装备美军,二战中的大量库存剩余品被用于朝鲜战场。该弹的弹体用铸铁制成,外侧有宽而深的纵横沟槽,内装约57克的TNT炸药,全弹长114毫米,全弹质量596克,弹体直径57毫米,配用M204A1或M204A2火药延期引信,延期时间4~5秒飞破片有效杀伤半径9米,平均手投距离30米,枪掷距离约140米。该弹的引信摘除后,装上M9反坦克枪榴弹的尾管,可作枪榴弹使用。
朝鲜战争中美军装备的冲锋枪,主要有汤姆逊冲锋枪和M3冲锋枪。当著名的汤姆逊冲锋枪还在一些部队使用时,许多美军更换了更便宜而简单的M3、M3A1式冲锋枪。由于M3、M3A1的外形象机械设备中广泛使用的注油枪,所以美军士兵称之为“注油枪”。M3、M3A1采用自由枪机原理,全自动射击方式,伸缩式钢丝枪托,30发直弹匣,理论射速450发/分,初速280米/秒,全枪长579毫米/757毫米(托缩/托伸),枪管长203毫米,膛线4条(右旋、缠距406毫米,带30发弹匣的全枪重4.7公斤/4.52公斤(M3/M3A1),瞄准基线长276毫米,有效射程200米,使用11.43毫米柯尔特自动手枪弹。由于该枪较小,主要装备坦克兵和夜间巡逻兵。
朝鲜战争时期说明美国海军陆战队冬季作战服装的照片,左边是怀俄明州出身的理查德.格里宾下士,右边是田纳西州出身的詹姆斯.阿普雷顿一等兵,照片是朝鲜战争中负担搜索和狙击任务的士兵专用的旧式和新式外套的对比。格里宾手持的是伽兰德M1C狙击步枪,阿普雷顿手持的是装有光学瞄准镜的M1903狙击步枪
狙击手瞄准镜与便携式反坦克武器
狙击手瞄准镜是一种电子红外光学瞄准镜,能使射手在全黑条件下瞄准目标。该瞄准镜是二战末期美国陆军开发的,后来被忽视,直到朝鲜战争时才推出。美军在可单发、连发转换射击的手提式M2卡宾枪基础上,将机械瞄准具改装为狙击手瞄准镜,并在枪口增设消焰器,成为M3卡宾枪。该枪虽然有效射程仅300米,但由于配装红外瞄准镜,很适宜前沿监视哨的士兵在夜战中使用。
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使用的反坦克武器有60毫米“巴祖卡”火箭发射器和88.9毫米“超级巴祖卡”。“巴祖卡”火箭发射器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开发的,1942年装备美军,因外形象管形乐器中的巴祖管号,故称“巴祖卡”火箭发射器。由于60毫米火箭弹不能穿透T-34坦克的前装甲,而且直到1950年夏远东地区尚未配备88.9毫米“超级巴祖卡”和75毫米无坐力炮,导致开战后的几个月,美、韩军队惨败,朝鲜人民军利用前苏联的T-34坦克及其他重型装甲车辆作战,取得引人注目的胜利。
责编:李晓波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