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华夏之声、香港之声系列访谈栏目《建港新力量》迎来了第一期的嘉宾,他就是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柯创盛。原来他最喜欢别人叫他“柯仔”?最初的志愿竟是“社会工作”?参选立法会议员是“一时冲动”?他的名片能寻回走失的人?他心中理想的香港特首又是怎样的?接下来就为大家揭晓谜底啦~
请叫我“柯仔”:
记者(以下简称“记”):比起柯议员,大家更加熟悉你另外一个名字,“柯仔”。你比较喜欢人们称呼你柯仔、柯议员还是柯先生呢?
柯创盛(以下简称“柯”):其实呢,我最喜欢大家称呼我作“柯仔”。记得读书的时候,我的同学都是这样叫我的;从以前参与社区工作到现在成为立法会议员,我还是最喜欢大家叫我“柯仔”。为什么喜欢这个称号呢?首先,这个听起来比较亲切;其次大家也会很容易记住我了,我也希望新朋友能够叫我“柯仔”。
最初的志愿:
记: 您最初的志愿是想做社会工作,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柯: 小时候我经常看到社会上有着各种问题,尤其当一些不公平的事件发生的时候,我就在想,能不能通过参与社会工作,让市民的心声能够进入政府、进入议会。所以,在写我的志愿的时候,我就写上:社会工作。
步入政坛:
记: 后来又是怎样接触政治工作的呢?
柯: 当年是一位时任的区议员姚卓雄带着我参与政治的。在那个时候,我清楚地知道我所住的村子的那栋楼正在重建,而重建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问题。我曾经找姚卓雄咨询过,帮助我解决我的房屋问题,他也鼓励我站出来,参与社区工作。机缘巧合之下,我1994年加入了民建联。刚开始的时候被调派到地区工作。1995年的时候就跟着谭耀宗工作,其后再跟随陈鉴林。这一路走来,他们都是希望我接触地区工作为主,这也代表着我正式踏入从政之路。
记: 1999年当选区议员,当时您的心路历程是什么呢?
柯:其实那个时候就是一下子冲动想试一试,因为那届是香港回归之后第一届区议会选举,社会上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对内地也没有深入了解,所以也会有不一样的想法。我那个时候就鼓起勇气,壮着胆子去选举。当时我是以2596票赢了民主党的一位比我年轻、比我更加专业的年轻人,他只获得六百票左右。那种得到市民的认同的满足感,对于我从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师承谭耀宗、陈鉴林:
谭耀宗(左)和陈鉴林(右)
记: 那我们谈一谈您的两位“师傅”吧,在您眼中谭耀宗和陈鉴林是怎么样的人呢?
柯: 谭Sir在我眼里是一位“好好先生”,也是一位肯用心教导后辈的师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叫我如何待人处事。谭Sir他是一个比较重感情的人;他下地区的时候,很多街坊对他有好感,同时他也很厉害,很容易记得街坊的名字等等。当街坊有事找他帮忙的时候,他都会有始有终完成好。这也让我们这些后辈有所启发,要向他这个方面多多学习。若要我评价,我觉得谭Sir是一位平易近人啦,和蔼可亲的一位从政的朋友。
陈鉴林是我们众人的师傅。其实我在1994年参与民建联的地区工作,第一个接触就是陈鉴林。以往参与社区服务的时候,听说陈鉴林很聪明、很多点子的,又平易近人。我第一天工作的时候,他是支务主席,当时牛头角重建,他让我派完重建的传单。那个时候旧楼没有信箱,我就要派完一座到十四座所有楼层,每一座十六层的,我就逐家逐户摆放一份资讯,所以我放工的时候都已经傍晚六点半了。 但是他不给我走,随即告诉我派传单的原因:他告诉我要居安思危,从政者要有不同的挑战;要让我知道从政者用汗水灌溉社区那份艰辛。他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永远都没有顺风顺水的,当你为市民服务的时候,一定要“捱得,打得”。这也奠定着我日后地区工作的顺利完成。
名片“寻人”:
记: 那跟我们介绍一下你印象比较深刻的案例吧。
柯: 有一个案例到现在我都清楚记得。有一位独居婆婆,她有老人痴呆症,她迷路了,去了天水围,但是她是住南田的,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走去了天水围。她的钱包里面有我的一张名片,钱也没有就只有我的一张名片。因为在与市民接触的时候,我都尽量为每一位市民派发我的名片,所以警察就通过这张名片联系我,问我认不认识这个婆婆。那个时候没有任何的社交聊天软件,警察就将她的样子照下来,发传真给我。我就认出来这位婆婆是住在蓝田的,警察问我有没有办法找到她的家人,由于我们的地区网络比较好,所以很快就找到了。这个案例说明了,从政者也好,地区工作者也罢,都要用心去为市民服务。
立法会“新丁”:
记: 您说之前参选区议员是一时冲动的,那么参选立法会议员呢?
柯: 首先呢,这是因为受到民建联兄弟姐妹的鼓励。像民建联这么大的政党,里面还有很多不同的人才,也会有很多年轻、专业的朋友。其实在我参选立法会议员之前,是通过一个轮选制度的,通过建港之星、一些公开的辩论、讲座等等,让评委更加深刻了解我们。参加建港之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有很多朋友对我的鼓励:既然我做了接近十七年的区议员,不如我试一下在这个台阶上为市民服务。在评审过程当中也学到很多东西,通过不同同事之前的互动,在不同对比下,我就被选举出来参与九龙东的直选立法会议员。
记: 当时您的口号:“年轻有干劲,创新为九东”,是怎么得出来的?
柯: 其实这个口号就能很好的表现出两个状况的。第一个就是反映出民建联是一个能够给年轻人多点尝试参与政治机会的政党。我们希望通过“有年轻,有干劲”这种想法,向议会注入新的动力。让九东的市民知道年轻人是有能力,能够担当起政治工作。第二句创新为九东,是因为九龙东面临着很多老大难的问题,我们交通拥堵问题,长者人口多,贫穷问题严重,房屋问题备受关注。所以我们能够希望通过新的思维,让政府关注我们九龙东,所以就想到这个口号了。
展望未来:
记: 新一届香港特首选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作为其中一名选委,您对新特首有何期望,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呢?
柯: 其实我对新一任特首很有期望,我希望通过新特首可以让香港向前发展。正如中央官员所讲,我们香港特首是有几个条件的:爱国爱港、中央信任、管治能力、港人拥护。除了这四个条件之外,我们都希望新一任特首能够聚焦在民生和经济方面。
记: 你心目中未来的香港理想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柯:其实呢,我是生于斯、长于斯,所以我对香港有很大的期望。因为有国家的无限量的支持:无论香港有什么事情,国家都会第一时间帮助香港排忧解难。所以我期望的是一个“和”的香港,和衷共济、求同存异的香港。我期望继续是一个宜居的城市,继续得到中央的支持,也希望香港人能够“争气”,我们要“争气”。如果我们一直内讧,不仅对香港没有好处,还会让国家对香港的支持减少。所以我在这里,要呼吁香港市民,大家停一停,想一想,现在香港最需要的是什么?香港现在最需要的是“和”,和衷共济。
记者:罗武、周伟琪
实习记者:温超荣、简嘉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