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但很多人对此的应用还停留在网上预约挂号、手机支付结算这一头一尾两个环节。从去年11月开始,郑州市开始探索互联网+医保,手机上点一点,就可以享受到全流程服务,甚至是足不出户完成就诊,看病像网购一样方便正在逐渐变成现实。如今半年时间过去了,有多少人享受到了这些便利?患者使用体验如何?4月24日,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A:从“一卡通行”到“无卡就医”
4月24日,在郑州市中心医院的就诊台前,李女士焦急地在包里翻找就诊卡。导诊志愿者见状赶紧上前说:“没关系的,直接拿社保卡就能挂号看病。”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李女士用社保卡直接挂号成功。
从去年开始,拿着郑州市社保卡可以实现在郑州各大医院“一卡通行”无阻。“用社保卡可以直接进行充值挂号、读卡就诊、自助机医保结算、读卡取药等全流程服务,已覆盖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0多家医院,还有更多医院会陆续开通。”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研员张伟介绍,服务开通后,这些医院发放就诊卡数量同比减少40%,门诊就诊效率提高30%。
从“持卡就医”到“无卡就医”。今年2月底,郑州市人社局与腾讯公司合作开发了“电子社保卡”,把社保卡装进手机里,点点手指可以完成在线挂号、扫码就诊、医保个人账户线上支付、扫码取药等就医流程,有效解决就医过程中排队时间长的痛点。据悉,郑州市目前已签发310余万张电子社保卡,占到总发卡量的1/3。
省会各个医院都推出了“互联网+”便民措施: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在门诊拿到的检验单上都附有二维码,扫码可以直接完成缴费;在河南省骨科医院,患者可以通过支付宝专有端口进行就诊查询、缴费等。
B:送药到家打通“最后一公里”
“朱医生,我最近感觉还可以,现在是每天两片的量,药吃完了,你再给我开些吧。”4月24日上午,郑州的王先生在家里通过视频进行问诊,手机那头是郑州市中心医院的朱医生。朱医生诊疗后,为他开具了“在线处方”。王先生线上结算后,选了一家最近的药店“送药到家”。足不出户,在线挂号、视频问诊、线上结算、送药到家全部搞定。
这是郑州市人社局和腾讯公司联合,在全国首创的线上线下门诊慢病处方共享,将互联网应用场景从医院延伸至药店,医生在线开具处方后直接转到合作药店,患者可到药店自取药物或由药店配送到家。
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接近3亿,其中很多是老年人,频繁到医院就诊开药非常不便,也造成医院门诊压力。“老年人行动不便,可以让子女在家操作,在药店拿药比在医院还要便宜,送药到家也是免费的。”郑州市中心医院慢病管理中心主任夏炜说。目前,该模式在郑州市中心医院和9家试点药店应用近4个月以来,共服务医保慢病患者6000余人,处方共享成功21000余张,药店实际结算4000余笔。
目前,我省大部分三级医院都已经试水互联网医院,并结合智慧药房进行药品配送,打通了患者就医“最后一公里”。
C:资源整合需要更进一步
2018年,我国相继出台《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等,我省于去年年底出台《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互联网+医疗全面进入加速推进阶段。
在互联网+医疗如火如荼的发展背后,也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不同区域及医疗机构自建便民服务的微信、APP系统较多,对信息共享、整合积极性不高,导致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平台服务资源归集难、服务质量保障难、服务入口统一难,“需要进一步统一行业标准,同时加强监管、保障数据安全是下一步发展重点。”
腾讯副总裁丁珂表示:“安全是基石,高效是途径,智慧是愿景,健康是目标,互联网与医疗的结合将帮助医疗机构提升服务的安全性、效率性,提供更人性化、更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记者 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