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像我一样在国外学潜水的中国潜水员(基本上是绝大部分的中国潜水员啦),从学潜水的第一天开始,就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中国境内,是没有任何好的潜水目的地的。
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那时候在国内潜水,只有一个选项:海南,三亚。
2005年,有一部纪录片在其时没多少人的中国潜水圈里传播,片名叫《潜水十年》,是海南电视台的一对夫妻,十年间连续跟踪拍摄了海南三亚,记录了水下发生的变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渔民大量贩卖珊瑚、开采珊瑚烧石灰,使珊瑚礁以令人惊恐的速度消失;这个世纪初,蜂拥而来的潜水旅游热潮使珊瑚礁再次受到致命的摧残。金钱搅动的海洋残杀中,渔民和海底的珊瑚礁一样受到伤害……”
所以我学会潜水之后,从来没有在海南潜过。直到2012年,在写《战狼》剧本期间,我计划去四王岛船宿,吴京说:“不行啊大哥,咱们电影就要开拍了,你不能走!”
“好吧,那你欠我一次潜水。”
吴京觉得他不能欠我,于是给我安排了一次潜水:在三亚。
那是我第一次在国境之内潜水,虽然常年在三亚潜水的吴京已经精心安排了最好的地点,但还是乏善可陈:一堆小得可怜的珊瑚,一群少得可怜的珊瑚鱼,能见度还不好。
那次之后,我更坚定了一个认识:国境之内,没有可潜之地。
但是这个认识瞬间就被打破了。
很快,我安排了一次千岛湖的潜水。
对于当时的我,那是一次不可思议的潜水:湿衣,单瓶,水温8度,能见度1米……第一次潜水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的,但是,就在看见水底那个牌坊的一瞬间,我犹如打开了一道全新的大门。
原来,潜水不仅仅是看鱼看珊瑚……
在那之后,我开始越来越多地在国内潜水:
在千岛湖,探索古城和老宅;
在河北,拍摄被水库淹没的长城
在广西,发现从未有人进入的洞穴;
在河南,协助考古队员进行考古调查;
在梅州,寻访洞窟深处的几十个骷髅……
在这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中国境内无潜点“是个多么可笑而浅薄的错误。恰好相反,有很多是中国独有的潜点:例如我这几年都在国内潜水库,从1949年到今天,中国兴建了80000座水库,多少历史的痕迹,保存在水库底部,这是全世界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有的丰富潜点。
越来越觉得,应该用影视的方式,把我看到的一切,传递给其他潜水员、以及不是潜水员的普通人,让他们知道,中国的水下,是如此的丰富和精彩。
就在这时候,周芳告诉我,她要拍一部纪录片:《水下中国》。
一拍即合。
我们想要拍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旅游或者潜水节目,而是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揭秘一个不为人知的中国水下世界,对中国水下生物、自然生态、人文故事和历史文化,进行全面发掘和展示。
这种拍摄方式,费时费力,观众接受起来也有一点门槛,但是,这是我们觉得能真正全面展现水下中国的最佳方式。
《水下中国》分六集:
我们展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潜点,更是中国人文、地理、历史在水下的延伸,就拿《水下古城》来举例,我们不光探访拍摄了千岛湖的水下古城,潘家口的水下长城,还有海南地震滑落的水下村落,以“探索中国水下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成因的古城”为主要故事线索。从“中国古代历史久远的水下文明遗迹” 到“近代地震沉陷的古村“,到”现代修建水库沉没的系列古迹“ 三部分,随着成因的逻辑线索逐渐推进,展示沉睡水下的古迹和文物,讲述他们背后承载的人物故事。
这比简单拍一个地方拍一个人,难度大很多,周期长很多,过程复杂很多,成本高很多——但是,出来的效果,也要好很多。
当然,看完这些纪录片,让国内潜水员发现新的好去处,跟我们一起去探索中国的水下之美,也是我们的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