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贵州分网 > 健康·理财

央广网

心肺健康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2015-04-02 12:25: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3月31日消息(记者仇剑梅)日前,心肺健康国际论坛在京举行,来自国内外数十位医学、环保、公共卫生等领域专家出席,并就国际心肺健康及大气污染防治等专题进行研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光熙教授主持论坛,他认为,随着社会的衍变,心肺健康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极其重要的因素,需要多领域多学科的共同推进。

  作为心肺健康领域专家,美国明尼苏达州梅奥医院医学博士Virend K. Somers在论坛上表示,人类心肺健康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目前多项研究已证实睡眠呼吸暂停可以引起高血压、心衰、中风、心肌缺血和房颤,睡眠呼吸暂停的人群患有这些疾病的几率显著升高,并且与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他说,另有研究证实,睡眠剥夺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肥胖发生率增高显著相关,是另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职业因素,如护士工作等,使得人们逐渐重视睡眠剥夺对于人类心肺健康的影响。说起肥胖,人们以往非常关注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当我们需要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但是,近来的许多研究发现,腹部脂肪的含量才是真正影响心血管病发病的关键,而肌肉与脂肪之比的合理比例更是需要人们关注的问题。Somers教授认为,重建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阻断心肺疾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削减医疗负担。

  李光熙教授认为,心肺一体化的认识得益于我国传统医学的整体思维,随着不良生活方式的累积,人体运动耐力下降,心肺功能储备降低,慢性病出现,只有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重新找回人体本身应具有的各种运动能力,重建良好的个体化的可持续的健康生活状态,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与大家共同分享了“空气污染物的颗粒特性及其对人类健康的损害——来自中国的研究报告”,为空气污染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他介绍说,许多研究表明细颗粒物可引起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多项生物标记物的急性变化,其中包括凝血、炎症、上皮功能等指标。

  李光熙教授认为,本届论坛邀请国内外心脏病学界、呼吸病学界及环境保护、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探讨如何建立合作、共同构建维护人类心肺健康的良性互动平台,并发挥中医药优势,是一次有益的努力与尝试。希望以本届论坛为契机,各方携手,积极探索搭建中医药防治平台,用以促进各国民众心肺健康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编辑:王珩

关键词: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