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晒与杨静怡合影,二十五年后这个世界变了吗
2016-09-08 17:10:00 来源:京华时报
原标题:二十五年后,这个世界变了吗
张震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一张与杨静怡的合影,这张特别的合影,立刻令人想到一部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张震在这部电影中饰演小四,杨静怡则饰演被小四杀死的小明。
照片上的杨静怡素面出镜,笑容恬静,从她的脸上里已经找不到小明脸上那种专属于少女的神情。张震在娱乐圈的发展状况,许多人耳熟能详,但杨静怡在网络上虽然一直被标志着“演员”职业,但她的作品列表中,却只有孤零零的一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对于杨静怡的状况,网络媒体上也报道甚少,“目前在纽约从事会计工作”,算是对她后来生活状况最明确的描述了。杨静怡为什么没有继续演电影,为什么在拥有《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么好的起点仍然放弃了表演,这是一个疑问,有待知情人解答。
二十五年后的这张合影,更多地让人想起电影,进入对过往的回忆。尤其深刻地记得电影中的那一段经典对白,小四:“……因为只有我知道,只有我能够帮你,我是你现在唯一的希望了……”小明:“你的意思是,你要帮助我来改变我,是不是?你怎么跟别人一样,我看错你了。你跟以前对我好的人一样,对我好就是要跟我交换我对你的感情。这样你就安全了,你太自私了。要改变我?我就跟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你以为你是谁啊?”
小四用一个动作终止了这段对话,他用尖刀捅了小明七刀,这是台湾一个著名的真实的未成年人杀人事件。电影里的这个情节,曾让无数观众心痛不已,有人曾发问,“请问你的青春被捅了几刀?”对于观众而言,这不是杀人事件,而是青春之死,总有那么一个人,在你的青春期末尾,用几句话来彻底终结你自以为是的想象,以及矫揉做作的浪漫,用那么冰冷、残忍却又无比现实的话,帮你从昏头昏脑的青春中清醒。
台湾有《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内地有《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两部电影对青春的描述,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公映于1991年,《阳光灿烂的日子》公映于1994年,中间相隔三年,但两部电影所折射的社会伤痕,以及它们所共同具有的历史记忆,包括隐藏于每个角色内心的文化传统,都是高度一致的。
许多内地观众是通过录像带、VCD的介质观看《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四个小时的时长,让人沉浸其中,一口气看完,并不觉得乏累。它如此吸引人的原因,是因为它不只是在讲述小四和小明,也不是只是在讲述台湾,而是把整整一个时代年轻人的内心全盘托了出来,那颗年轻的心热烈而又痛苦、谦卑又自负、清澈又迷茫……会让成年后的我们,忍不住想要回头对小四或小明说,“世界会变的,前提是我们要成长”。
二十五年后,世界的确变了。青少年不再迷恋于混迹街头、打架或跳舞,他们中的佼佼者,有了发泄青春的新渠道。电影里那些脾气暴躁的成年人也变了,更怯懦、更麻木,也更实用主义。爱情模式也变了,用杀死一个人的方式来表达爱,那是要被耻笑的。爱变得放松,虽然避免不了有些轻佻,但却少了些许苦味、疼痛。
当下的一些年轻人,或许不太喜欢《杀人事件》这样的电影,用现在的眼光看,这部电影有着太多孩子们所不理解的东西,他们会觉得这部电影不合逻辑、莫名其妙。无数长大了的小四们,恐怕早已失去了动辄就想要帮助一个人的愿望,逝去的时光里,总有人一个人会告诉他“你错了”,很多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付出就一定换来回报,而且有些付出,是会伤害到别人的。
如果电影里的小四可以想到二十五年以后的自己,他会收起自己那把锋利的刀吧。可惜,那时候他只看到了眼前。 (韩浩月)
编辑:董雯
关键词: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杨静怡;张震;小四;阳光灿烂的日子;杀人事件;观众;合影;饰演;演员
张震晒与杨静怡合影 评论:25年后这个世界变了吗,张震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一张与杨静怡的合影,这张特别的合影,立刻令人想到一部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张震在这部电影中饰演小四,杨静怡则饰演被小四杀死的小明。台湾有《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内地有《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两部电影对青春的描述,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2016-09-09 07:11:00
张震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一张与杨静怡的合影,这张特别的合影,立刻令人想到一部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张震在这部电影中饰演小四,杨静怡则饰演被小四杀死的小明。台湾有《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内地有《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两部电影对青春的描述,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2016-09-08 08:06:00
就在这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置身台湾第一高等学府,蓝天、绿树,还有斑驳的建筑,恍若在时空的交错间,读懂了岁月的真正涵义。这里就是师范大学的正门啦,阳光照耀在斑驳的红墙上,依稀能够感受到凝重的味道。
2015-09-10 00:01:48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