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网娱乐 > 娱乐专题 > 文艺评论 > 滚动

央广网

天价片酬不止钱的问题

2016-09-01 10:37:00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天价片酬不止钱的问题

  电影促进法草案正在二次审议,到底该不该对明星的天价片酬“立法”成了热门话题。仅从委员们的不同意见和建议来看,就知道个中尺度该如何拿捏的微妙。比如有非演艺界委员认为,天价片酬不仅会导致演员间的两极分化,更催生了一些看脸不看剧本的“烂片”,以此建议从法律角度给演员片酬占比划线,引导影视制作者讲好故事。相比之下,有演艺界委员则认为片酬规则可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而不是靠立法。

  伴随着我国电影票房年均逾36%的超高增长率,明星的天价片酬近年一直热议不断。早在2013年,唐国强、张国立等数十位明星就曾响应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演员委员会倡议,表态支持自降片酬。然而在这个蓬勃发展的行业里,“老戏骨”们的大声疾呼似乎也难抵挡“市场法则”。这自然不是什么好事情。已经渐成共识的是,如果演员片酬在制作成本中占比过高,将直接影响一部电影的剧本、后期等其他必不可少环节的投入;而一旦制作者开始迷信明星的票房号召力、一味“押宝”大牌的时候,“烂片”频现自是情理之中了。

  表面上看,天价片酬关乎演员的收入,但说到底却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如果刷一刷脸就比苦心钻研演员的自我修养来钱快,最终结果只会是“劣片驱逐良片”,侵蚀整个行业。天价片酬或许符合某种条件下的成本与收益法则,但各个领域的“市场失灵”案例已经充分说明,尤其是在一个新兴市场的发展中,自我生长的法则并不一定会塑造一个健康、良性的市场。

  在笔者看来,天价片酬的重点不是要不要干预,而是如何干预。从前几年热议的“限薪令”到这次有委员提出的“占比划线”,都旨在直接约束明星账面收入,但无论天价片酬是真金白银,抑或行业炒作下的“虚高”,最终指向的都是规则问题。有业内人士早已指出,为了避税,圈内流行的潜规则是一些明星签订的往往都是“大小合同”。想来其至少有两个“好处”,即一方面是让明星们开心,另一方面制作方也不必代缴高额税款,可谓“共赢”。所以,首先应该规范明星的片酬签订规则,让片酬至少在税务机关那里透明化。如是,增加了明星与制作方的“共谋”成本,一些人建议的高收入高税率才能真正见效。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要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还须确立合理的管制规则以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最近几年,影视产业的资本泡沫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虚假票房的衍生,以致有些花天价请大牌的电影在遭到市场冷遇后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从管制端戳破虚假票房的泡沫,既能让违规者受到应有惩罚,又能抑制制作方的“天价冲动”,规范行业发展。此外,针对常见的“一窝蜂”追题材现象,同样需要从管制上以合理方式进行调控,唯此才能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即便影视明星在过去十几年的收入增长幅度远高于大多数行业,但人们盯住天价片酬,也绝不应该被理解为是一个“仇富”的问题。在港台乃至韩国等地明星纷纷来中国内地市场淘金,冯小刚等知名导演抱怨艺术创作可能会被引向“看明星脸色、为明星打工”的窘境的情况下,天价片酬实乃这个行业的一种畸形生态。与之伴随的“大小合同”、虚假票房等,更是整个行业亟待规范的表现。正视天价片酬,应该回到整个行业的规范化、法治化轨道上来。只有市场自由充分竞争再加上行业规范,才能推动行业在健康有序的方向上繁荣发展。

编辑:董雯

关键词:天价;烂片;立法;演员;虚高;看得见的手;限薪令;仇富;押宝;电影

说两句

相关阅读

高校火车站设点迎新被收“天价” 回应:市场行为

高校火车站设点迎新被收“天价” 回应:市场行为,据新华社电近日,有媒体报道,江西南昌一些院校在南昌西火车站设点迎接新生,每天需交1200元;而在离南昌西火车站不远的南昌长途汽车西站,部分学校新生接待点的桌椅,竟被无故收缴。

2016-09-01 07:23:00

天价片酬是影视业不成熟的产物

光明日报:天价片酬是影视业不成熟的产物,最近,演员周迅、霍建华拍电视剧《如懿传》获取1.5亿元片酬引来巨大争议。我们相信,演员“天价片酬”问题,将随着中国影视产业的成熟和内部净化、纠偏能力的提升而逐步得到解决。

2016-08-30 10:57:00

广电总局巡视通报:坚决遏制天价片酬和明星炫富

2016年2月29日至4月30日,中央第一巡视组对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进行了专项巡视。中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指出,要改进精品力作创作生产引导机制,解决图书和影视作品过度商品化问题。

2016-08-29 08:33: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