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2016-08-18 15:28:00 来源:石家庄日报
作者:张 雨
读过《孙中山传》的人都知道,孙中山十分爱书。孙中山要告诉世人的是:书与生命同行,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享受就是在书中,书给人以融融相通的生命享受。
读书可以修身,可以养性,可以怡情。真正的读书人,一卷在手,平添几分儒雅,字里行间,阅尽人间沧桑;腹有诗书,其品自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腹有诗书,其德自谦——“淡泊名志,宁静致远”;腹有诗书,其身自正——“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腹有诗书,其志自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真正的读书人,即使富可敌国,富甲一方,也不会恃才傲物,目空一切。真正的读书人,不为苦而悲,不会因升迁沉浮而耿耿于怀,不会为门前冷落而郁郁寡欢。
一位权位显赫的英国政治家在他的自传里写道:“我一生最幸福的时光,都是在书本里度过的。即使有人提出,只要我不再读书,就可以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身居王宫,享受珍馐佳肴,拥有华贵服饰,我也决不答应。我宁愿做一个穷汉子,挤在一间窄小却富有藏书的阁楼里,也不愿做不喜欢读书的国王。”他的这番话,道出了读书与生命同行的无穷魅力。
读书,是一件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乐事。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这样说:“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学,不学不是乐?”这位名人把读书学习和娱乐视为一物,的确是极好的见解,读书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古人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既成知己,不离不弃,两心相伴,其乐融融。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变化,读书是永远不变的。书是文化的传承,文明的记录。“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书中包括了极其丰富的哺育人类文化的养分,书读得越多,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往往会上一个层次。就个人而言,多读书,读好书,会去浮躁,去庸俗,去狭隘,去浅薄,会增知识,增见识,增涵养,优化气质,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地。读书,还是自我完善的方式,它使人摆脱愚昧,获得智性的愉悦,拥有真理和高尚,使生命丰厚而存实,使人生丰富而多彩。
读书是一生的事情,无需着急一口吃成个胖子。只要不间断地充实自己,无休止地应对挑战,回望有大成就者,他们的一生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称得上是读书大家,据说他一生“读书三万卷,留世万首诗”。终身与书为伴,“一卷书开万事忘”,可谓创读书习惯之高境界。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他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他还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的博览群书,勇于实践,帮助他成就了大业。美国罗斯福总统的夫人说,每天用十五分钟来阅读,每个月就能读一至两本书,一年下来就读了二十本书,一生就有可能读一千本以上的书。看看,这有多好!
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读书对我们来说,应该如同每天洗脸一样成为习惯,一日不读书,便觉得全身不舒畅。以书为友,与书相伴,我们便是最幸福的人。面对各种复杂的生活景象,我们越觉“唯书有色,艳于西子;唯文有华,秀与百世。”是书陶冶了我的性格。让书融入我们的生命,让读书与生命同行。(张 雨)
注:原标题为《读书与生命同行》
编辑:董雯
关键词:故人;相亲;读书人;读书与生命同行;毛泽东;孙中山传;宋代;读好书;黄庭坚;智性
当代中国出版社新近出版了《故园春仍在:名家故居逸事》和《德情映青庐:名家故居逸事》,海飞主编,两书分别以吴昌硕、蔡元培、章太炎等33位现代文化名流的故居和以鲁迅、郁达夫、徐志摩等29位现代文学名家的故居为切入点,追述了这些故居的前世今生,详述了发生在故居里的悲欢离合,讲述了这些文化名家的跌宕人生和那个时代的波谲云诡。
2015-08-24 06:50:49
又是一年清明节,人们纷纷前往公墓祭奠已故的亲人。在墓碑上,除了鲜花和供品外,还有一张张寄托哀思的卡片,让人感动不已。
2013-04-04 12:20:26
当日,安徽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举办春季生态礼葬,市民通过草坪葬、树葬、花坛葬、森林葬等生态环保方式祭奠故人。当日,安徽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举办春季生态礼葬,市民通过草坪葬、树葬、花坛葬、森林葬等生态环保方式祭奠故人。
2012-03-25 13:57: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