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的文学教育”究竟怎么了?
2016-07-20 15:53:00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王 研
7月18日,“我们时代的文学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者均为文学界名家,包括作家苏童,批评家李敬泽、陈晓明等。其中,苏童的发言较犀利,他直指当下大学里的写作课已经非常边缘化。这番话被作为标题刊登在各大媒体上,让平日很少被公众讨论的大学写作课终于有了跃上前台的机会。
作家苏童
在一个文学小众化的时代里谈文学教育,显然有些曲高和寡。若再具体来谈写作课,更是乏人问津,甚至会有人以为在说雅思、托福考试培训的写作课。这就是大学文学教育,特别是写作课的尴尬处境。苏童讲出了一个事实,一个长期被忽视的事实。
写作课到底重不重要?当然重要。这是一个原本没有必要提的问题,但面对已被推至角落的写作课,文学界以及社会各界应该有更多的名家像苏童一样发声,用自身的影响力去呼吁大众思考文学教育的价值。
去年,某网站专访哈佛大学写作系主任杰姆斯·赫伦博士,他告诉中国读者一个让人有些惊讶的信息:在哈佛大学,写作课是所有学生进校后唯一一门必修课。谈到原因,赫伦说,因为学习写作意味着培养一种复杂的能力,这一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能否清晰地表达、合理地议论、有效运用资源及接受与自己相反的观点。哈佛大学将写作视为“文科教育的精髓”,因为“它将学术、道德、社会问题融合在了一起”。
反观我国的部分大学,却将写作课当作可有可无的课程,学生群体也普遍认为写作课并不重要,“我们又不想当作家,写作课上不上无所谓。”这种长期存在的对写作课的轻视与误读已经带来明显的负面效应。青少年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文字能力时常受到诟病便是佐证之一。
常有评论感叹文学创作后继无人,批评年轻人爱跟风,质疑文字轻浅的快餐读物,此类问题出现的肇因归根结底就是不重视培养写作能力、培育文学素养。“我们应当看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时代性。”陈晓明在“我们时代的文学教育”高峰论坛上如是说。这位多年在大学从事文学教育的学者感叹大学里称得上“文学课”的课程已不多,每当看到有学生渴望多读作品、亲近文学时,他便由衷希望文学教育能够回应他们的需求。
苏童、陈晓明以及其他学者,他们对文学教育现状的忧虑是一种提醒,也是一种劝诫。改变写作课处境的努力,应当从重视他们的声音开始。(王 研)
注:原标题为《把写作课拉出角落》
编辑:董雯
关键词:文学教育;大学写作;文学素养;文学创作;苏童;文科教育;文学课;课程;把写作课拉出角落;作家
年轻人不能没有文化阅读,当然更不能远离、舍弃能够给予他们灵魂、精神和生命滋养的文学名著阅读。所以,当今的年轻人应该重铸文学阅读信念,唤起文学阅读、名著阅读的热情并迅速付诸于行动,让经典阅读给他们带来心灵的感悟、思想的升华和精神的富足。
2016-06-28 11:18:00
林洪亮老先生既是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的研究员,更是一名响当当的翻译家,2000年和易丽君教授一起获得波兰总统颁发的“十字骑士勋章”。易丽君教授接受波兰前总统授勋(图由被采访者提供)
2016-06-20 19:21:00
总之,中国当代大学文学教育一方面应该重视文学写作,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应该更加宽泛,更加实用,要适应就业和社会生活,即具有实践性,要学以致用。(高玉 作者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2015-12-18 07:00:32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