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走进课堂融入生活:传统文化应这样贯穿国民教育

2017-02-27 14:30:00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现代生活”系列稿件之一:除了诗词大会,这些传统文化一直在我们身边

  “纵观当下生活,我们忧心忡忡地发现,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存在缺失,如果任其发展,必将把孩子们领进一个片面和异己的地带。”作为一位怀揣教育理想的学者,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近日做客人民网时说,只有全面贯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校立魂”的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渗透到教育生活的各个领域,才能让文化真正重生。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并强调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可谓切中要害。

  学校教育:该给传统文化教育补补课

  “孩子们熟悉Angelababy,却不知道李清照;英雄联盟打得很溜,却弄不清明朝有几个皇帝;是光头强的铁粉,却说不出小兵张嘎的故事……”孙女士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的这段话,引发多位妈妈的共鸣。

  “中小学理应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但目前看来,基础教育领域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朱永新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现实原因在于,“我们应试教育的体系主要培养机械地以背诵知识为前提的学生,学生的时间、空间都被教科书填满了,课外阅读好像对他的考试没有太大作用。”

  “传统文化教育急需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朱永新指出,此次下发的《意见》不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以及教师培训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古文经典、传统音乐、传统节日与礼仪等,只有走进课程,成为教学内容,才有开展教育的前提,才可能走进生活。”

  学校教育中怎样有效地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分享了新教育学校的阅读方法。“比如倡导‘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我们每天都用一首新的诗开启新的一天,有两千多首诗伴随着一个孩子的童年,对学生的精神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也持同样的观点,“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应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这种滋养缺失的恶果,在多年后会反映出来。”同时,王旭明建议小学教材把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古诗文的比例增加到二分之一,中学教材增加到三分之一。

编辑: 胡莹莹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意见;文化密码;博物馆教育;国民教育;朱永新;文化创意;文化节目;文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