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8日消息(记者李鑫 尧遥 韩晓 沅陵台刘纯意)据中国乡村之声报道,湖南省沅陵县黄壤坪村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这里山高林密,溪河纵横,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在很长时期以来,经济发展受到影响。村民魏贤慧一家与黄壤坪村父老乡亲一起,主动保护生态,利用生态,在生态保护中创造了山里人家的幸福生活。
湖南省西北部,群山巍巍。绕进深山,眼前一片翠绿的景色,翠绿的景色中,藏着一个黄壤坪村。绿水青山里的黄壤坪村有不少沼气池,在沼气池旁,村民魏贤慧向记者自豪的做着讲解介绍。
魏贤慧:1999年修建的沼气池,深2.2米,可以供三五口人用气,平常全部盖住,厕所里的粪便直接入池,沼气池的肥料发酵后营养成分很高,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料,目前这样的沼气池在我们村有70多口。
魏贤慧,是黄壤坪村走出去的兵,1999年11月,部队转业的他决定到县里的能源技术推广总站就业。当时,这个站仅仅是块牌子,谈起这次选择,魏贤慧说,力所能及的为家乡做一点贡献,是对故土的爱的表达,也是放弃其他选择的原因。
魏贤慧:小时候到河里洗澡捉鱼,河水都可以喝,后来水体受到污染,我就在想,通过建沼气池和污水处理设备处理粪便,只有这样水才能保持清澈。
风一吹,尽是凉爽,树一摇,送来欢畅,这是家乡的美,这种美,不应该仅是过去的回忆,也该是现在的所有。基于这种出发点,魏贤慧依托能源技术推广总站,开始了艰苦创业,他走村入户,制定沼气池修建的规划。
岁月如梭,从转业定岗修建沼气池开始,至今已有将近20年的光阴了,黄壤坪村的人居环境也在不断变好。
魏贤慧:当初没建沼气池的时候,路上猪粪牛粪到处都是,建沼气池之后,老百姓把粪便都归拢起来,卫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到现在我们家用沼气十几年了。
魏贤慧的奉献精神来源于他们家积极向上的家风。魏贤慧的父亲有4个儿子,1个女儿,魏贤慧是长子。
这是一场家庭会议,由魏贤慧的父亲主持。这样的会议魏家经常会举行,当子女们还小时,就开始参加了,长大后子女们不分家,继续参加会议,并且借助这个会议,商量家庭的重大事项,沟通联络情感,这是魏家的家风。
2013年的一次家庭会议上,老二魏智慧向家人做了汇报,已经有所成就的他,决定向大哥学习,为家乡的美丽事业添彩,也要搞生态农业。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哥魏贤慧的支持。
魏贤慧:我支持弟弟的原因,主要是生态。我在县城上班,一开始对土地流转也不懂,但我是搞能源建设的,也是为了保护森林,弟弟流转土地承包山林,我就觉得是一件好事,让我们自己也实现了生态情怀。
在这次家庭会议上,同样是军人出身,面临转业的三弟魏光辉也非常支持二哥的想法,也希望今后能在生态农业上有所发展:
魏光辉:我们家军人多,党员多,因此我们要带头。大哥要发展生态,二哥要发展产业,我觉得这非常好,而且思想超前,理念超前,我一定支持,搞好调查论证,写好调查报告,然后大力发展,成立公司,我想五年、十年以后,我们会干出成绩来的。
国是大家,家是小国。在村里的生态农业基地,魏智慧介绍说,土地流转后,荒山种上了树,进行了生态补偿,在作物基地里,黄桃、红心猕猴桃、油茶、茶树不仅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也承载着一定的生态功能。
魏智慧:上面来我们这里扶贫,我们抓住机遇搞山地开发,首先把所有的荒地变成森林,第二把所有的林地管护好,第三把所有的荒地荒田流转到公司。
油茶5年可以挂果,8年可以产生收益,按照目前的行情,除去人工等费用,每亩收益约有1500元,是魏智慧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方向,2800亩油茶地,是他和村民们的“绿色银行”。
魏智慧:我从2009年开始,每年带动就业是200多人,每年工资发放将近100万。山地开发主要靠产业,以荒山开发为主,以前没人要的,通过8年发展,现在都成林了,变成了“绿色银行”。
2800亩,仅仅是油茶的面积,加上黄桃、猕猴桃以及封山育林的面积,短短几年间,荒山成为村民的“绿色银行”。当大山不再成为障碍,当绿水再次清澈,魏智慧和黄壤坪村的村民一起,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的奇迹,山里人家从此告别延续千年的贫困,与全国人民一同走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