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5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在湖北省 南漳县 板桥镇 雷坪村,有一位踏实工作、认真办事的好书记。他以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发展村里经济为己任,将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发展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幸福村。他就是村民眼中的百姓书记——陶俊典。
湖北 南漳 板桥镇 雷坪村海拔840多米,水资源缺乏,每年一到干旱期,村民们就要到五里外的邻村去背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建水窖,上任两年来,陶俊典多方联络,终于在去年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引到了村里。
听说要修蓄水池,解决吃水问题,村民们一呼百应,全力支持。修蓄水池要占地,村民们主动腾地,施工需要劳力,村里男女老少一起上。村里先后建起了8个大型蓄水池,一百多个小型蓄水池。80%的村民都吃上了自来水。无水吃、背水吃的情形成为了雷坪村的历史。打那以后,村民们都亲切的称陶俊典为“百姓书记”。
陶俊典:经常看到老百姓背水,感觉一是影响生产,影响经济发展,二是感觉于心不忍,我觉得身为干部,应该确实为老百姓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我应该让这个好政策落到实处,给村民们带来好处。
雷坪村村民一直靠种植玉米、小麦、油菜等传统作物为生,祖祖辈辈只能养家糊口。作为村支书,陶俊典并不满足。如何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让家家户户都富起来,让全村幸福指数高起来,陶俊典一直在思考。
陶俊典:组织我们村的两委班子成员,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观摩、走访,与传统农业进行对比,我们决定从发展传统农业走向新型农业。
通过考察学习,陶俊典决定在村里种植经济蔬菜,这个项目最大的优势就是投资小,风险小,收益快,适合家家户户发展。刚开始,由于没有种植经验,加上销路也不确定,很多村民都不同意。
为了打消村民们的疑虑,陶俊典和村两委班子一边带头在自己家地里种四季豆、西红柿等蔬菜。一边积极找客商,稳定销路。
陶俊典:我们村两委组织人员出去找蔬菜销售老板进行磋商,跟他们签订了合同,采取公司加基地加农户这种模式,我们是基地,给公司供应产品,公司负责销售,这样就打消了老百姓的顾虑,发展的后顾之忧解决了。”
第一批种植户尝到了甜头,还在观望的村民们纷纷打消了顾虑,都开始种植经济蔬菜。趁着大伙心气高,陶俊典马上成立了蔬菜种植合作社,把农户纳入合作社统一管理,从种子下土、田间管理,蔬菜采摘到包装销售,全部科学规范操作。目前,村里共种植蔬菜250亩,建立核桃基地150亩,种植油用牡丹40亩。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村民收入的增长。五年前雷坪村年人均纯收不到2000元,到2017年人均收入过万元,收入翻了三番还多。
施春久:我一直种玉米,过去一年能搞个四五千块钱,去年在村里的领导下种蔬菜,一年能赚两万多块钱。陶书记很能干,是我们雷坪村的好书记,我们都很尊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