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3 21:08: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石炳启军旅照
央广网7月3日消息 (记者杨鸿 黄小栩)“说有个大校村官,出在我们河间,他就是大庄村的书记,石炳启……”这段在当地民间广为传唱的西河大鼓唱词,表达了大庄村父老乡亲对村支书石炳启的认可和赞誉。石炳启退休时已过花甲的年龄,他放弃在北京舒适的退休生活,回到家乡农村为乡亲们服务,他说,这份情怀来自于38年军旅人生的锤炼。
大校村官石炳启回村任职
1978年3月,石炳启应征入伍。1979年,他被抽调到原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护理抢救从前线回撤的伤员。因为在抢救伤员工作中表现突出,石炳启1980年被批准入党,1987年又考入武汉通信指挥学院学习。1990年,他调到原总参通信部机关。服役期间,石炳启历任卫生员、司务长、参谋、处长等职,2015年退休时为副师职大校军官。
从军几十年,石炳启一直心系家乡,老家的乡亲们来北京看病或者旅游,石炳启都会忙前跑后,热心地提供帮助。2017年,大庄村由于村两委班子涣散,矛盾纷争迭起,兴村镇党委决定调整党支部,迫切需要一个有威望、能力强的带头人改变局面,村民们不约而同推举了石炳启。为此,镇里的领导来北京找到石炳启,希望他能够回村任职。
石炳启:镇里的领导一直在物色合适的人选,在走访了解情况时,看到不少人都推荐了我,就和我联系。那个时候,镇党委书记名叫李兵,他先后三次到北京来找我,恳请我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我当时就很受触动,感觉地方的领导们对老百姓这么关心,一次、两次、三次,如此真心地邀请我。
可是,家人和身边的朋友听说这个事情后,纷纷劝说他,你在部队奋斗了大半生,现在退休了,该好好享受清闲。况且,老家农村的生活条件与首都没法比,村里的事情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干不好容易得罪人,落一身埋怨图个啥?然而,党员的初心和军人的使命,让石炳启感到,这是一份难以推卸的责任。
石炳启:我是一名入伍38年的军人,也是一名有着36年党龄的党员。现在,党、国家和军队把我培养出来了,我就应该回到家乡,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父老对我有那么多的期许,我绝不能让家乡人民感到失望,回到村里为父老乡亲服务,我义不容辞。
石炳启组织村民召开集体大会
2018年2月,怀着发挥余热、为父老乡亲做实事的初衷,石炳启说服了家人,带着老伴儿一起回到老家农村,挽起裤脚当起了农民。被推选和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后,他决定先抓党建和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支部一班人的能力素质,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石炳启:我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还带他们外出学习参观。通过做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告诉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为人民着想。其中有一个人是上一任党支部书记,经过我的引导,思想上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
石炳启(左二)正在带领村民修路
石炳启牵头制定了廉政建设“五不准”,大力实施会议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的监督机制,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筑牢廉洁自律的防线。同时,他开始着手解决影响村容村貌的三大问题:乱倒垃圾、私搭乱建和夏季积水问题。当时,临近夏天,村子里的积水问题迫在眉睫,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新建排水管道,可当时村集体没有资金,修排水管遇到了障碍,石炳启就自己出钱买材料,拿着铁镐带头干。
石炳启:民生问题必须解决,但没有资金支持,怎么办?我就提议,说“资金由我来出,活儿咱们大家一起干”。他们一看有人出钱,他们只负责出力,也就同意了。于是,大家齐心协力把排水管道修好了,解决了出行问题。通过这件事,大家就感觉到,我是一个干实事的人。
石炳启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在石炳启的带动下,村民们有力的出力,男女老少纷纷加入到施工队伍中,仅用半个月时间,就安装好了全村的排水管道,彻底解决了村里多年来的积水问题。紧接着,石炳启又开始解决村里日益严重的私搭乱建问题。
石炳启:当时,这个村子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脏乱差,很多村民任意妄为、我行我素。对于公家的地皮,“我圈个圈就是我的地,我搭间房就是我的房”,只要不是私家的地方,大家都在抢占地盘。
在2020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现场,石炳启接受表彰
村里有位81岁的老人,在自家房后搭建了一间10多平方米的棚房,前两次拆完后,他又连夜搭起来,等到第三次拆除后的当天晚上,石炳启带着酒去了这位老人家里,几杯交心的酒喝下去,老人打开了心中的话匣子。
石炳启:当年我参军的时候,胸前的大红花就是这位老人给我戴上的,还拍了一张照片。后来我把这张照片拿出来,问他还记不记得这件事,他说记得。我说“我希望我也能为你戴上一朵光荣花”,他听了以后很感动,跟我聊了很多事情,还谈到了这个村的过去、现在,还有未来的发展。他的意思就是,三次拆除、三次盖房是在考验我,考验我是不是踏踏实实、给村民办实事的人。
通过这三次考验,老人看到了石炳启是真心想为大家干实事的人,不仅理解了村里的拆除违建工作,而且从此热心支持村里的各项事务,后来因为表现突出,还被选为村民代表,连续三年当选为“五星村民”。
解决完私搭乱建的问题后,石炳启又瞄准了垃圾问题。多年来,因为垃圾乱扔乱堆,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导致村里曾在2016年和2017年发生过流行病。石炳启从两个方面入手治理垃圾问题:一是建立垃圾存放点,二是培养大家定点倾倒垃圾的习惯。
石炳启:垃圾问题要从根本上进行治理,要建立垃圾存放点,还得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哪个村民违反政策,我们就在大喇叭里把他的名字广而告之。这个办法效果还是不错的,如今大家都养成好习惯了。现在,解决了垃圾问题,做好了卫生,也就减少了疾病的发生。
石炳启全家福
垃圾问题得到彻底根治,石炳启又趁势而上,经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协商同意后,村里收回闲散土地40多亩,在村里建起了花园、小游园、多功能灯光球场等游玩健身场所,还建设了建筑面积67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办公楼。解决好村容村貌的问题后,石炳启开始琢磨村里的风气建设。在召开3次村民大会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石炳启牵头制定了大庄村第一份红头文件《大庄村村规民约“十要”“十不准”》。
石炳启:这份村规民约的内容,我们写得很具体,涵盖了方方面面,从房屋管理、卫生环境、田间种植,到抵制高价彩礼等。
这份村规民约着眼了大庄村村民的生产生活特点,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念普及入手,以“零彩礼”婚礼为抓手,推进移风易俗,培育了文明的乡风民风。同时,石炳启还提议采用量化考核的形式,每年评选出优秀村民,张榜表扬优秀村民,对于违纪的村民也会及时批评。
石炳启:村民中,有哪位打扫卫生了,哪位出公差了,哪位做好事了,我们知道后就对他进行量化考核计分。在年终的时候,分别计算这一年里每位村民共有多少分,根据分数评选出“五星村民”“好儿媳”。我们每年都组织这个评比活动。对平时做得好的村民,我们都会及时进行表扬,对于违反纪律的村民,我们就会适当地进行批评。
石炳启踏着黎明的晨曦在村里巡看
2018年11月,在石炳启的提议下,村党支部组织村民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引导广大村民饮水思源,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养爱党爱国的深厚情感。
石炳启:没有大河,哪来小河?没有党,哪来个人?每逢国庆或者其他重大节日,进行升旗或者文艺演出的时候,村里的大人小孩都过来唱歌。我让他们站在一起,看升旗,唱国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在石炳启的带动下,大庄村的村风发生了明显转变,村里有什么事,人们都积极踊跃参与。去年,为了村子发展需要拓宽马路,涉及到20多家村民的田地、树苗赔偿款不能及时到位,但乡亲们相信石炳启,纷纷移树让地,并积极加入到修路的行动中。
石炳启:我以一个老党员、老军人的身份告诉大家:“这笔款项我都给你们记上账了。等有一天经济发达了,再给你们补偿。”他们说相信党、相信我们,都签字同意了。
如今的大庄村旧貌换新颜,石炳启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如今,大庄村的风气建设和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说,这一切都离不开石炳启回乡3年多来的无私付出。如今的他,依然保持着每天4点半起床,踏着黎明的晨曦在村里巡看一遍的习惯。回到大庄村任职后,镇里每个月给他发4千多元的工资,但他一分都没给自己留,全部用到村子的建设上,还贴进个人总计30万元的退休工资。
“我参加了解放军穿上绿军装,我走进了红色学校扛起革命枪,鲜红领章两边挂,五星帽徽闪金光……”大校回乡,再挑重担;躬身为民,不忘初心。回到大庄村的1200多个日夜,石炳启把自己融进村子、把村民当作亲人,真情付出不言悔。石炳启说,作为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军队退休干部,村子变好了,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他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石炳启:我记得,当初我在写入党申请书的时候,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我要做革命的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做一颗螺丝钉,党把我拧在哪里,我就在哪里闪闪发光,永不生锈。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
责编:徐凤佳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