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原创独家

投稿:ygjs@cnr.cn
联系我们:010-56807231

一个“红哨所”,两代“红哨兵”

2020-06-28 15:33: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6月28日消息(杨韬 邓鑫 卢海坤 欧阳德珍 江钻)八十里南山,苍茫雄浑。

  75岁的龙老章老人站在南山顶凝望着哨所,就像50年前他第一次见到哨所那样。

  那年指导员说带他去南山“吃顿好的”,便把他留在了哨所,结下了这段不解之缘。

  山风穿过哨所发出“呜呜”的呼啸声,仿佛在向老朋友们致敬。

  时光流转,岁月蹉跎,当年在此服役的青葱少年们早已雪鬓霜鬟。

  回首军旅,他们用奉献书写青春,用真心服务群众,用岁月记载传承……

  

 

 

  (视频:江杭城 剪辑:刘梦源) 

  ——半个世纪回望初心

  “50年了,哨所变成了什么样子?”

  车新业老人和战友们一直有个愿望,退伍50年了,想看看哨所现在怎么样了。

  从山脚下到山顶“高山红哨”的上哨路需要走1600步,从退伍到重回哨所的这条路,他们走了50年。

  2020年6月19日,50年前在城步“高山红哨”服役的14名退伍老兵在武警邵阳支队官兵的陪同下,登上“高山红哨”旧址。

  老队长谭忠苟,是“高山红哨”目前尚在的最老一任队长,今年八十三岁高龄,腿上还有当年因为恶劣环境留下的伤痛,膝盖积水化脓,走路都需要搀扶拄拐。

  两代红哨兵重走“上哨路”


  老兵李保清和战士

  1600步陡峭的“上哨路”正常人走一趟都非常吃力,当上哨路走了三分之一的时候,谭老队长满头大汗,浑身都在颤抖,战士提出背谭老兵上南山,谭老队长说:“这条路我当年经常走,我今年八十三岁了,这也是我这辈子最后一次走这条路了,我要自己走完!”

  看到当年驻扎过的哨所,老兵们感慨万千。

  老兵凝望哨所

  1963年6月,广州军区正式建立哨所编制,战士们开始在高山上驻防,此时的高山哨所还只是一间四壁通风的木屋,不利于部队防守驻扎,军区决定修建一座完善的军事防空哨所。

  “哨所建了整整6年,修建哨所的石砖,一个人搬不动,都是两个人抬上来的。” 老兵诸明生跟我们的战士介绍当年修建哨所的往事。

  红哨老兵给战士讲述当年的故事


  老兵们查看部队装配的无人机

  令在场所有人动容的是,当哨所老兵们回忆起在哨所的艰难岁月,脸上没有半点苦难之情,而是洋溢着斗志昂扬和一股铁心向党的赤诚。

  临近午时,老兵们回忆起当年挖野菜充饥的往事,跟战士们说:“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香味,但是离开哨所后就再也没有吃到过。”

  老兵教战士们做“忆苦思甜饭”

  “老前辈带我们做一顿忆苦思甜饭吧!”战士们对老兵说,说干就干,两代军人心有灵犀。

  挖野菜、找食材

  在老兵们的指导下,官兵挖野菜、找食材、洗菜、烹饪,一道道纯天然而又色香味俱全的野菜摆了上来,宋先来老队长动情地说:“就是这个味道!就是这个味道!”

责编:王苗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