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8 10:23: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6月8日消息(记者徐佳慧)当地时间6月5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加强当代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这两份联合声明有哪些新表述新定位?对全球和地区稳定会产生什么影响?就相关话题,CNR国防时空军事观察员梁永春将为您深入解析。
6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图为会谈前,两国元首紧紧握手,合影留念。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军事观察员梁永春认为,中俄两国元首在《联合声明》中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的新表述新定位,也是中俄关系发展水到渠成的事。
梁永春:2001年,中俄两国明确了要长期全面地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十八年以来,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中俄关系也在不断密切、不断深化。2014年,中俄两国元首再次表示,要把两国关系提升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此时,双方的合作领域已经得到了很大拓展。这一次,中俄双方又更新了一个提法:将新阶段替换成了新时代,这就给两国关系一个新的、更明确、更清晰的定位。
中俄关系的新时代,到底“新”在何处?《联合声明》中提出了五大重点领域:政治合作、安全合作、务实合作、人文交流和国际协作。在声明中明确地把国际协作单列出来,这是一个新的、重大的突破。此外,双方还签署了《关于加强当代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在一次元首会晤中发表两个联合声明,这是很少见的,也是中俄两国加强国际协作的一个具体行动。
中俄双方要进一步协调立场,共同参与解决世界重大问题,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变化。曾经,我们强调中国管好自己的事情,这一次,我们强调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两国要共同维护全球战略稳定。这不仅表示中俄两国关系迎来了新时代,更表示国际政治舞台迎来了新时代。
6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在这次的中俄联合声明中,第一次直接涉及第三国,也就是第一次把伊朗问题写入两国的联合声明中,军事观察员梁永春分析,这是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直接体现,未来两国将继续深化战略互信,加强战略协作,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坚定维护全球和地区战略稳定。
梁永春:中俄两国元首会谈过程中,涉及了伊朗、朝鲜半岛形势、委内瑞拉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从这方面看,两国元首确实是放眼全球。
在《联合声明》中,中俄两国元首明确表示,美方对伊朗实施单边制裁不可接受,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鲜明表态。值得明确指出的是,中俄两国反对美国制裁伊朗,完全是出于维护国际公理和正义,绝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这是负责任大国的做法。
当年,伊朗核协议的诞生,是各方均衡的结果,当时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美国、中国、俄罗斯都在协议上签过字。现在,特朗普认为它不符合本国利益就退出了协议,这不仅是在威胁伊朗,而且在讹诈全世界。这样的世界前景将是非常危险、不可预测的。
所以这次中俄《联合声明》只是一个开端,下一步双方之间的会谈也许是围绕伊朗问题,也许是围绕世界其他重大问题。中俄和美国霸权之间的斗争将是一场持久战。
6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军事观察员梁永春认为,未来中俄关系的发展趋势是结伴不结盟,和以往国际政治中的同盟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
梁永春:目前,中俄两国在很多重大问题上都有相同的观点或者共同利益,例如核裁军问题,中俄《联合声明》强调,既要裁减销毁现有核武器,也要防止核武器扩散,同时还要尊重各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可谓三大支柱并重。
特朗普政府现在积极发展核武器,同时又要求他国不能拥有核,甚至和平利用核能都不被允许。谁的主张更合理,相信公道自在人心。有人认为,中俄两国是因为有美国这个共同对手的存在,才走得更近,这种说法其实是肤浅地看待了中俄关系。
习主席说“中俄两国关系的内生动力在不断显现”,这句话非常重要,意思是中俄两国关系越发展、共同利益越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是一种新型的大国关系。这种创新发展对国际政治文明进步是一个重要的贡献,中俄两国关系越密切,世界也就越稳定、越安全。
责编:王苗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