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原创独家

投稿:ygjs@cnr.cn
联系我们:010-56807231

舰载和陆基激光武器投入使用后将改变未来战争面貌

2019-05-24 14:13: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5月24日消息(记者徐佳慧)据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不久前在索契军工发展会议上发言时指出,激光武器未来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俄罗斯军队和海军的作战潜力。这是俄罗斯第一次在如此高的层次承认激光武器不断增长的作用。

  目前俄罗斯的激光武器具备什么样的作战能力?未来激光武器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就相关话题,CNR国防时空军事观察员梁永春为您深入解析。


  俄罗斯总统普京(资料图)

  军事观察员梁永春认为,虽然俄罗斯空天部队已经配备有“佩雷斯维特”激光武器,但它还处于试验阶段,俄军想要把激光武器作为各军种的主战装备更是为时过早。

  梁永春:俄罗斯大型激光武器“佩雷斯维特”在去年已经亮相,此次被普京总统提起,它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根据最新消息,这种武器已经进入了所谓试战斗值班。

  “佩雷斯维特”是一种车载激光炮,根据车辆外形,可以目测出它的战斗权重大概在50到100吨之间,据说可以拦截敌人的导弹和卫星,这就表明它的发射功率相当大。

  美国曾发生事故:它的侦察卫星飞跃俄罗斯上空时,在距离地面三百多公里的低轨道上突然失效甚至坠毁。当时美国人怀疑俄军使用大功率激光武器对卫星进行了照射,但是并没有明确证据能证明此事。现在俄军宣布这种大功率激光炮进入战斗值班,而且并不透露技术细节,这对美国来说是一种战略威慑。   

  如果俄军要把激光武器作为各军种普遍采用的主战装备,目前还为时过早,可能在普京任期内实现不了。但是激光武器确实是一种新质作战兵器,它是未来战争的一个制高点。所以,虽然俄罗斯目前经济困难,但是普京在战略性尖端武器装备的研发上一向投入较大。


  俄军首次公开展示的“佩雷斯维特”激光系统(资料图)

  军事观察员梁永春表示,目前各国在大功率攻击性激光武器的研发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悬而未决的难题,因此难以真正将其投入实战化应用。

  梁永春:广义的激光武器早已用于实战,如激光制导炸弹。此外,有些国家还在开发激光致盲武器。目前,世界主要军事强国更关注大功率攻击性激光武器,即我们俗称的激光炮,但是进展普遍并不顺利。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激光武器的能量和机动性之间存在矛盾,而且并不好解决:如果让激光炮功率大、杀伤力强,就必须提高能量供应,但这会导致武器平台的体积和重量过大。

  美军曾经有一种装在飞机上的大功率激光炮,据说可以击落导弹。但是激光炮诞生之后才发现体积太大,只有波音747才能装载。这种飞机过于笨重,只有导弹在它的射程范围之内,它才能瞄准击落。而实际上,真实战场上的敌人不可能都在它的射程范围内。所以,激光武器功率太小,则没有杀伤力,功率太大,则机动性很差,这是目前的症结所在。

  另一方面,激光之所以有杀伤力是因为它的能量可以高度聚焦,但是只要遇到雨、雪、云雾和烟尘,激光就会被散射开来,作战效能就会迅速下降。此外,激光炮只能攻击直线目标,而由于地球曲率的影响,对于稍远的地面目标,它就无法起到攻击作用。这些弱点的存在,导致激光武器目前还不能真正投入实战。


  俄军“佩雷斯维特”激光武器系统开启透镜(资料图)

  军事观察员梁永春认为,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完善,制约激光武器发展的难点将被逐项突破,舰载激光武器和陆基反导反卫星激光武器将率先投入实战,并将改变未来战争的面貌。

  梁永春:首先,舰载激光武器会迅速发展,这是目前的趋势所在,特别是大型核动力舰艇——它可以装载体积稍大的激光炮,舰上的核反应堆可以为激光炮迅速提供巨大的能量,用于对海、对空作战。

  例如,美军新一代福特级航母与上一代尼米兹级航母相比,排水量相差不大,但是前者核反应堆的功率比后者提升了三倍。如此大的功率,目的就在于要为下一步加装包括激光武器等高耗能武器在内的电磁武器预留空间,所以激光炮上舰在未来5到10年之内就可以成为现实。

  陆基反导反卫星的激光武器也会在不远的将来投入实战部署。因为它可以从地面用高能激光束击落太空卫星,这比目前的反卫星武器性能要高多了,甚至可以直接威胁到美军的战略优势。

  目前,激光武器的能量来源,除了核能以外主要靠化学能。如果新能源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能量的供应方式实现了革命性变化,就可能让更加轻巧、更加灵活的激光枪、激光炮变为现实,与此同时,人类的战争模式也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责编:刘鹏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