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军事历史 > 军史解密

投稿:ygjs@cnr.cn
联系我们:010-56807231

侵华日军北支甲第1855部队:曾生产鼠疫细菌武器

2016-06-13 17:08:00  来源:北京日报  说两句  分享到:

  ●为掩盖罪行,日军在战败后毁灭了大量罪证

  据松井宽治回忆:“8月15日(1945年),战事便结束了。那天正午的无线电广播20分钟后,队长筱田便下令破坏细菌研究所。破坏工作继续了三天三夜,通宵达旦。在后院里挖了大坑,先把跳蚤放到里面去,然后洒上汽油焚烧。重要书籍和细菌培养器具也都烧毁了。培养跳蚤的一万个汽油罐被卡车运走。战争结束后第七天,我们便做完了破坏工作,到本部集中。同时又下令解散部队,把‘北支那防疫给水部’的名称从华北派遣军的名册上涂去,所属官兵转属到各陆军医院去……”这一记述充分反映了日军在战败后毁灭罪证的情况。但罪证却是永远也不可能完全被毁灭的。

  在前天坛防疫处院内,有日军遗留下的11吨、12吨、13吨三个6米长的大消毒锅,是用来对培养菌种的器具消毒的。仓库内还有大量的铝质培养箱。据当时在该部队工作的机械匠陈康延说:“日本人投降后,不但毁掉了很多文件器材,还曾用坦克车大量地压毁或用汽油烧毁了很多铝质培养箱。此前,日军曾用麻袋大批运来血粉,作为细菌培养剂用。”

  ●1943年8月,北支甲第1855部队在北平地区进行撒布霍乱菌试验,致使霍乱疫情在市内外迅速发生、蔓延

  抗战期间,侵华日军在中国进行了大量的细菌战。1938年至1945年,仅在华北地区有记载的细菌战就达33次之多,造成数十万平民死亡(不含军人的死亡数字)。

  1943年8月,北支甲第1855部队在北平地区进行撒布霍乱菌试验,致使霍乱疫情在市内外迅速发生、蔓延。辖境内的玉清观、文昌宫、金鱼池、东花市、崇外大街、西打磨厂等地,都发现大批霍乱患者。

  事后,日军诈称霍乱系自然发生,并进行抵制试验,对华北交通线和北平地区的旅客及小件行李实行限制,在城门、车站、旅店、街头等地设立卫生站,强迫过往行人和居民注射疫苗,以掩盖其残暴罪行。但据长田友吉供述:“1943年8月北平地区发生的霍乱疫情,可以肯定是日军的谋略所致。”

  日军还在北平进行了大量的人体细菌试验。据与伊藤影明同期入伍、在北支甲第1855部队第三课负责饲养老鼠的日本老兵H氏回忆:“1944年夏天一过,从丰台俘虏收容所向第三课押运俘虏(当时他担任警戒),一连押运3天。第一天押运6人,第二天押运5人,第三天押运6人。戴着手铐的俘虏一到第三课,就被投进了装修成监狱的房间里。俘虏有所警觉,拒绝饮食。从本部前来的军医给这些俘虏注射了细菌(H氏不知是何种细菌),而后对俘虏的身体变化进行了调查。注射后没过一天,这些俘虏就全死了。而后又把俘虏尸体运到第一课进行解剖。”

责编:杨宸琇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