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2025第八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总决赛在重庆城市科技学院落幕。本次大赛自今年3月启动报名以来,共吸引包括国企央企、地方龙头企业及高校在内的900余家单位参与,参赛作品1015份。历经形式审查、初评、复审多轮严苛遴选,共有158份优秀作品进入总决赛。

合影(全佳利 摄)

本次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北京环球优路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鲁班智能建造产业学院联合承办。大赛旨在推进BIM技术在建筑信息化发展中的应用,促进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创新BIM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加快BIM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工程实践。大赛设企业组和院校组,是一场高起点、大规模、高规格的建筑行业经典赛事。

赛前,主办方召开了评审工作会。来自建筑、交通、勘察设计等多个领域的21位行业资深评审专家,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赛事部等单位有关责任人参加了赛前评审工作会。

赛前评审工作会(朱悦佳 摄)

根据参赛项目类型,总决赛现场设7个答辩组,158份入围作品的参赛代表依次上台,围绕作品展开精彩答辩,充分展现BIM技术在工程实践与学术研究中的创新应用。各答辩组专家根据评审细则对参赛作品进行严格评审。专家们不仅关注作品的技术规范性,更注重其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行业升级方面的作用,通过提问与交流,深入了解作品的研发过程与应用前景,确保评审结果科学、客观。

部分答辩选手风采(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供图)

据介绍,评审专家分类分方向对答辩项目按照评分规则进行评分,进入总决赛的前50%项目荣获金奖,其余获银奖。大赛还设有“卓越工程奖”单项奖,现场答辩后,由评审专家推荐根据项目的模型精度、集成应用、原始创新等维度,推荐出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5个项目,在颁奖典礼上进行展演。期待选手们取得好成绩。

“本次大赛不仅是BIM技术成果的集中展示平台,1015份参赛作品涵盖了建筑行业多个领域的技术探索,其中大量创新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助力解决行业痛点。”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赛事交流,促进了BIM技术与智能建造、绿色建筑、数字化运维等前沿领域的融合,为“中国建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提供技术支撑。(来源: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编辑:图片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