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1日消息(记者柴华 傅闻捷)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历史性论断。“高质量发展”成为发展方略,为中国经济再一次作出明确的路径选择。2019-4-21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去年11月,在上海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海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对上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具体工作要求。他指出,要主动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提高城市经济密度、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上下功夫,在提升配置全球资源能力上下功夫,在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下功夫,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上海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更稳、结构更优、效益更好、更趋协调、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系列报道《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今天播出第一篇:《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了一系列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强力举措,发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时代强音。而随着此后新一轮金融对外开放政策的陆续落地,今年3月,证监会首批核准新设立了两家外资控股券商,总部设在上海的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目标年内开业。

  在野村证券上海代表处狭长的廊厅里,野村控股亚洲(除日本外)执行主席及中国委员会主席饭山俊康笑着与我们回忆1993年他初来上海的情景。过去20多年里,他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和上海金融开放的速度,并对野村在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

野村控股亚洲(除日本外)执行主席及中国委员会主席饭山俊康接受记者采访,回忆初来上海的情景。(央广网记者 柴华 摄)

  饭山俊康:上海政府对我们的筹备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直接去找证监会和相关的监管当局,他们都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帮助。所以我们现在筹备工作很顺利。

  从全国第一家保税区到第一家自由贸易试验区,从第一块土地批租到第一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上海应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去年以来,上海制定“上海扩大开放100条”,目前已经有93条落地实施。上海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表示,上海持续深化外商投资管理改革和服务创新,完善重大外资项目推进机制,营造“亲商、安商、留商、富商”的外商投资环境。

  应勇:全市现有外资企业5万多家,其中跨国公司总部677家、外资研发中心444家,是我国内地外资总部型机构最多的城市。外资企业以约占全市2%的企业数量,贡献了全市20%的就业、27%的GDP、33%的税收、60%的工业总产值和65%的进出口。

  谈到开放,自然不能不提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国内首家专业培训“金融理财规划师”的外商独资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瑞士金融理财规划商学院上个月(3月)在上海自贸区金桥片区正式开学,并成功培训了第一批学员。

  商学院的中国首席执行官钟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工作人员真的是手把手教的。我们院长为这事每个月来中国一次。在我们递交材料给政府的时候,真的很快,最后拿总的批复下来,就两三天,真的很快。

  她口中的院长是来自瑞士的费利克斯·霍拉赫博士。他告诉我们,真正打动他的,除了上海的前景外,更是政府提供的高效细致的服务。

  费利克斯·霍拉赫:我从来没想过(中国)政府这么愿意帮助我们,这是超出我预期的。而且这个扶持不是讲一些空话套话,他给了我们非常实用的帮助,比如他们帮助我们选了校址。

  这只是上海自贸区着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成立五年多,自贸区累计有12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以保税展示、展品体验等方式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推动更多国际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央广网记者 高岩 摄)

  伴随着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金融开放先行先试的脚步,上海成为全球投资的首选地之一,众多科技含量很高的大型外商投资项目正陆续在上海落地。

  而筹备中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是需要着力落实的推进对外开放“一大平台”。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刘福学:我们今年将进一步扩充场馆规模,力争邀请更多国家地区、吸引更多企业参展,分享我国市场机遇。我们将设立统一发布区,不断改善现场服务,打造便利化通关和物流服务体系,降低企业参展成本。